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9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2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1.
由于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特征,银行履约保函主要采用买方业主提供的格式文本,而业主将其融资银行的担保需求,以转让条款加入格式文本,加大了银行和承包方被不合理索赔的风险。本文通过转让条款的具体形态,分析性提出了"索款权转让给非基础合同受让人"不适用国际惯例,及其对银行履约保函产品设计功能的实质性逆转影响,并提出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12.
保函作为有效保证收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各国工程项目中普遍采用的担保形式.然而,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业主利用保函条款滥用索兑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项目申请人带来巨大的风险与隐患.本文通过一则国际工程项目案例,分析了保函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不可抗力潜在风险、不合理索赔风险和合同条款争议风险等,进而提出了有效规避保函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13.
独立保函日益成为国内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担保和融资手段,但关于独立保函的相关争议也层出不穷。目前,出具独立保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未形成统一的识别或操作规范,独立保函的内容与保证责任的相关条款混同、保函内容与基础交易相关联、保函单据化条款不明确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独立保函的认定也未形成统一的识别标准,导致司法裁判中出现困境,甚至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结果。社会各主体对独立保函独立性识别的混乱导致争议不断滋生,甚至可能进一步影响交易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独立保函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独立保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识别困境,并就识别标准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建立完善的独立保函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14.
李红燕  夏霖  王靖 《国际经济合作》2023,(4):46-53+92-93
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贸易、投资、承包工程方面进度加快,商业银行的跨境保函业务得以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跨境保函通过增强债务人信用、降低当事各方违约风险来保障交易顺利履行,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金融工具。由于跨境保函业务涉及不同国家的政治、金融、法律制度,且无统一的国际规则可循,尤其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别风险凸显。商业银行应建立跨境保函的国别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以及重点领域跨境保函业务的风险监控、识别、分析与管理能力,加强保函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以促进跨境保函业务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企业跨境经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15.
李娜  王钰 《科学决策》2023,(11):212-221
对外工程市场中独立保函的使用引起了法律规则的变化,我国也相应地出台司法解释以解决独立保函的争议。我国独立保函规则体系在定义、限制、保函欺诈认定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法律、国际惯例等有不同之处,使涉外保函争议适用法律会产生冲突的结果,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担保法律基础理论和司法管辖权的独立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统筹推进国内与涉外法治的协调发展,在遵循独立保函市场规则生成的法理基础上,不应放弃对该类案件的司法管辖权,应进一步完善关于独立保函的实体性规则。参与独立保函的我国各类主体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地防范工程建设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