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82篇
计划管理   117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30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五个最基本的特性,即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科学性、人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以人类科学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五个基本特性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是非标准,也是我们今天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2.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目的层储层为河流相沉积,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度大,钻遇泥岩不可避免。长期以来在苏里格地区,水平段钻遇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极大困难,调整缺乏方向性,甚至部分井因钻遇泥岩段过长而导致钻井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河流相沉积模式,野外露头考察认识,结合近60口水平井钻探资料,对所钻遇泥岩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归纳出各类型泥岩特点,最后针对钻遇的各类泥岩特点,做出轨迹准确调整。利用该研究成果,在苏53区块水平井钻井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储层钻遇率,有力保障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同时也为同类气藏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结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开展了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研究,包括储层精细成像处理技术、三维相干体处理技术、地震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等。  相似文献   
34.
张平 《价值工程》2015,34(8):45-46
红河油田长8储层含油气丰度低、渗透率低,纵向和横向上均质性差。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比,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构成该区域有利储层的相带。  相似文献   
35.
《价值工程》2015,(27):99-101
为了消除中马村矿二1煤的突出危险性,实现大循环进尺,国内首次利用原有的"千米钻孔"进行水力压裂增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水力压裂增透,可以显著提高瓦斯流量和抽采浓度,对煤巷的安全掘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对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在西北部广泛发育,向西南部逐渐演变为滨浅湖。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型,孔渗相关性较好,主要为孔隙型储层。粒间、粒内溶孔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沙坝中十分发育,且微裂缝的发育有效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所以河道微相、滨浅湖沙坝与裂缝发育带的叠合区域即为相对优质储层发育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后期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总体来看,研究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37.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手段,但是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着固相颗粒侵入、液相侵入、外来流体不配伍等原因造成的储层伤害。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储层伤害的机理入手,分析了适合冀东油田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钻进新技术、钻井液完井液新技术,提出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钻井的相应配套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8.
国内对于低渗储层敏感性评价技术已非常成熟,形成了从储层宏微观特征、矿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着手,再到储层敏感性评价与预测及储层敏感性保护措施研究等一系列工艺,但目前关于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储层敏感性评价的研究甚少。本文以东方1-1气田黄流组为例,通过实验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储层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伤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主要机理。两伊边界新投产的轻质油油田Y油田主力产层为中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储层,本文基于Y油田的油藏地质和油藏流体数据,采用粘度法测定了沥青质絮凝初始点,利用热力学模型和SAR A预测,对自喷井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积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主力油层S层和F层生产过程中沥青质沉淀的条件。为Y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采用SY/T5358—2002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五敏进行实验研究,并评价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敏感性损害程度,为青海油田建立有效的储层敏感性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储层岩石敏感性不良后果的影响,合理开发青海油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