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42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站在高处     
某个周末,应邀去拜访一位对国学和佛学颇有研究的老师。师友几个人一边品茶一边就着某个话题谈得开心。席间,这位老师雅兴骤发,起身挥毫写下一副对联:人生小经历,心地大光明。对联虽然短小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儒学和佛学的内容,暗寓着人生的哲理。“人生小经历,心地大光明”,  相似文献   
122.
小辞典     
《中外企业文化》2005,(5):78-78
儒家文化以孔子为创始人、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两汉的经学和宋明的理学为主体的文化流派.儒是古代一种专为贵族人家相礼司仪的人,由于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曾从事过儒这一职业,故而把孔子的学说称为儒学.儒家文化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23.
董延安  缪飞翔 《理财》2003,(10):36-36
“义利之辩”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争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也处于相应的调整阶段,如何对待义利关系问题又突出起来了。那么,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和“鼓励创新”的整体形势下,审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从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基本思想人手,对如何确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4.
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怀着对中华悠久文明的敬仰,以及出于发展自身、与新教抗衡之目的,以意大利耶稣会会士利玛窦为代表的基督教士在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在传教期间,他们基于传教现实和教义融合的考虑,“借儒宣教”、“独厚儒学”,成功地促成了中西哲学思想的一次大融合。他们的传教策略与在传统儒学接触中所采取的承认、包容和尊重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5.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儒学不仅具有高深超越的学理,同时又是入世的学问,具有很强的实践功用。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这一实践功用表现在儒学成功地解决中国人的生命、社会、政治诸多问题上。在全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今天,在全国上下构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26.
卫云青  CFP 《中关村》2006,(8):84-85
几百年前,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马可·波罗行纪》里,曾这样赞扬中国:当时的中国,在精神文明方面,无疑是站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人“彼此交谈的时候,态度谦恭,相互问候,彬彬有礼,笑容满面,显得很有教养。而且,在饮食方面也特别注意清洁。他们对父母表示最大的孝敬。”近百年来,我们在与西方文化一次次碰撞时,在一次次打倒批判孔子时,把儒学文化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应该说属于全人类的美好东西,丢失了或者忽略了。中国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贵的就是这些底蕴构成了中国人素质的一部分,它也是中华民族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的…  相似文献   
12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地位日渐式微,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虽饱涵文化价值却活力不佳。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以创新传统儒学为例,分析并了解利用马克主义创新理论进行文化创新的目的、基础、动力,明确了创新手段和创新对象,提出将儒学创新成果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实践方法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从三方面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学的关系。一是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根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儒学的传承与提升,最后提出了要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9.
关于宋明儒学的分派,从古至今,未有定论。劳思光先生采用了基源问题研究法,对"二系说"、"三系说"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一系说"的分派观点。本文认为"三系说"及"一系说"理论体系和分派标准较"二系说"更为完善和详实,并指出"一系说"虽然有所创建,但是未能达到将中国之传统哲学意味阐述详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以传统政治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官僚文化为切入,试图梳理政治学视域之内儒学发展的两条线索和历史脉络,并指出这种转向背后的原因。儒学发展的两条主线:从道德理想到统治工具、从治国之道到私德之准。儒学两重转向的原因:儒学理论具有成为统治者认可的主流思想意识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急切希望维护统治安全的封建统治者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相当理性的选择。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始终是呼吁进步,呼吁理性的,而整场运动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新文化运动被认为全方位动摇儒家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