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经贸导刊》2006,(5):F0004-F0004
铝具有优越的再生性能,可以多次循环利用而不影响其使用性能。铝的再生,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其能耗不足原铝生产的5%,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较原铝减少95%。因此从资源、环境、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铝的再生利用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  相似文献   
72.
我国是文物大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具有它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对非军事化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十一五”规划对文物保护工作予以关注,提出我国要从文物大国向文物保护大国战略转移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3.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瑛 《企业经济》2003,(1):82-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正逐步迈入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但凡长期重视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国家,其国际竞争力排行始终能够处于领先位置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促使我们更进一步探索人力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其面临的新挑战。一、人力资源的内涵和特征对于人力资源的概念,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广义的解释认为,所有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而从狭义来理解,人力资源的定义…  相似文献   
74.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创造财富的源泉。普通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的稀缺成为必然。作为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能源化工企业,如何放大资源价值,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平能化集团为例,介绍能源化工集团对资源增值战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5.
R&D活动(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研究与实验发展)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R&D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企业R&D的投入。R&D资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对有效配置其R&D资源,提高R&D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疾病的鉴别价值,以供临床诊断工作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骨髓增生异常患者与122例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血细胞计数检查,比较全血细胞计数对两种血液疾病的鉴别价值。结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P0.0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P0.05)。结论使用全血细胞计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患者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医生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7.
《中国经济信息》2007,(1):34-34
“油价又涨了!煤价也在涨!电价也跟着涨了!”提起能源,人们最先喊出的就是这三个感叹号。随着能源以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逐渐步入高价时代,在2006年,能源涨价话题已从大众的恐慌和不理智的批判。上升到了保障能源安全、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完善法制体系的高度。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建立在矿藏资源和能源依赖基础之上的百色经济开始快速起步.但矿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如同一柄双刃剑.它既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9.
陈洲其 《环境经济》2005,(12):23-28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依托于资源开采业的矿业城市必然会面临资源衰竭问题,这是矿业城市最大的特点,也是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资源衰竭矿业城市的转型成为我国当前一项意义重大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矿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近千万为祖国矿产资源开发做出巨大贡献的探矿,彩矿人员及三亿生活在矿城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矿业城市的转型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0.
浅析我国大煤炭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产业必须及早筹划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实现煤炭产业集约化生产不仅可以使煤炭资源得以科学合理地开采.而且可以增强矿井的综合实力,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煤炭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大煤炭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