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2篇
工业经济   33篇
计划管理   165篇
经济学   129篇
综合类   34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220篇
经济概况   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的逻辑框架和技术方法,提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规则。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GIS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根据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自然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森林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湿地生态空间和荒地生态空间;基于景观功能识别并按不同管控等级将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类型区划分为红线区、橙线区和黄线区;同时,依据不同地块主要功能进一步确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级,划定用途管制分区结果。研究结论:基于"区域主体功能—景观主导功能—地块主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划定逻辑框架,可为构建以功能分类、用途分区、管控分级为导向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2.
研究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明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和重点建设内容,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壤质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灌溉率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与粮食单产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相互间也有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2)单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其重要性序次为:灌溉率、速效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土壤质地,重要性系数分别依次为0.188、0.179、0.173、0.167、0.156、0.136;(3)新郑市的耕地可划分为3种类型的整治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明显,丘岗地区的耕地质量最差,是农田整治的重点区,主要障碍因素是灌溉率低、土壤肥力差。研究结论:新郑市不同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不同,丘岗地区和砂土平原区主要是提高农田灌溉率和培肥土壤,山前平原区主要是提高土壤磷肥肥力。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以亳州市邮政局创新速递物流发展模式为背景,阐述了亳州市邮政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药都速递物流业务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4.
国土综合整治修复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是自然资源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整治修复潜力评价和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是工作关键。本研究梳理了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主要内容,界定了国土整治修复空间类型,提出了整治修复潜力评价和适用不同情景的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5.
许昌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体系,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归纳对比法,专题图叠加法,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划分出5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和20个功能亚区.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框架下,对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可实现对区域土地利用的调控.  相似文献   
26.
土地利用控制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浅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土地利用分散决策和土地管理集中决策即土地利用控制及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27.
研究目的:分析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多功能权衡关系区域差异,提出分区优化管控措施。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方法、权衡强度方法。研究结果:(1)河南省各县(区)耕地利用多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原城市群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优势明显,黄淮平原生产—生态功能强;(2)多功能协调度、权衡强度空间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协调程度高、权衡强度低;(3)全省可耕地划分为多功能高协调区、多功能低协调区、单功能主导区、生产—生态协调区、生产—社会保障协调区、生态—社会保障协调区6大区域。研究结论: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相符,揭示河南省耕地利用多功能分布和权衡关系,划分不同类型区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河南省农业空间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了减少湿地旅游开发中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旅游规划弊端,文章将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旨在建立有利于湿地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湿地旅游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构建,计算指标权重并排序,并据此提出重点控制指标指导湿地旅游规划。[结果]利用上述方法,筛选了生物、水系、生态景观、社会作为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准则层并筛选了15个指标层,得到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权值排序图,并将其应用到湿地旅游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设计等旅游规划具体环节中去。[结论]本着"优先控制"的原则,对湿地旅游规划中优先控制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既利于维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又是对湿地旅游规划方法途径的创新,也是对反规划方法的应用范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9.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参照反映国内新农村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一套较为客观的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了该省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值,衡量了其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构建西安市现代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多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并从功能层面对西安市农业空间分布进行探讨和分区,对于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 基于农业的多维功能构建评价体系,文章选择熵值法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休闲4个维度量化评估。结果 (1)2011—2020年西安市农业经济、社会、休闲功能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2016年具有明显的拐点意义,变化原因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的减少和农药施用负荷增加等原因。(3)2020年西安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的优势区域主要集中于高陵区及其周围的阎良区、临潼区和灞桥区;农业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明显的边缘向城市中心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优势区主要集中在阎良区和临潼区以及远郊的周至县;农业生态功能整体表现为由边缘区域向中心城区逐渐减弱的趋势,蓝田县的农业生态功能最高;农业休闲功能方面表现为沿中心城向外援区域逐渐减弱的趋势。结论 西安市农业主导功能分区共分为7个二级功能区,包括高陵“西安菜园子”粮菜主产区、阎良临潼农业就业生活保障区、蓝田秦岭北麓生态涵养区、周至秦岭北麓和渭河农业涵养区以及灞桥白鹿原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区、鄠邑区沿渭河农业生态观光区、长安山地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