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7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10篇
经济学   56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8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可转债融资:效应、风险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金融会计》2005,(3):54-56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或转债),是以公司债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转换为发债公司股票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转换前它是债券,具有确定期限、利率,投资者是债权人,凭券获得本金和利息;转换后,它成了股票,持有人也就变成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分享股息。正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如此特性,所以其问世以来才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2.
在缺乏卖空机制的环境下,可转债相对价值的实现将主要来源于转债与股票之间的资产替换。尤其是在杠杆放大的资产替代策略下,可转债投资的盈利模式将出现根本性变化,股票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策略应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本从对冲套利的角度,通过对等额和杠杆放大资产替换策略的模拟与分析,就资产替换策略的应用环境、杠杆选择与实证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可转债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转债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之一。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虽然经过了近12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实践及其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可转债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 发行可转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上市公司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截至2004年底,沪深两市流通的可转债品种已达31只,市场存量约335亿元,这一融资工具逐渐得到了筹资人和投资人广泛的认可.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是一种根据事先的约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将来某个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条件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特殊债券.对投资人而言,由于可转债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种金融工具的部分特征,使可转债客观上具有了投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当投资者不太清楚发行公司的发展潜力及前景时,可投资于这种债券.待发行公司经营业绩显著,经营前景乐观,其股票行情看涨时,则可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将从公司的发展中受益.因此,与单纯的投资工具或避险工具相比,投资人购入可转债后可以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投资行为,在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较高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台湾实践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国内可转债分拆的交易框架和定价设计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其次,阐述可转债分拆的交易结构与理论定价;再次,介绍台湾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现实定价与法律框架;最后,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提出国内可转债分拆交易的相关制度设计框架,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财富效应与该可转债实现转股可能性的预期正相关,具体而言,与发行公司的成长机会、财务困境风险水平正相关,并且与整体股市的状况也紧密相关。进一步结合可转债退市的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后门权益融资。实证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基于代理成本的动因假说。  相似文献   
17.
赵宇 《现代商业》2022,(31):145-148
伴随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的不断扩容,可转债打新成为市场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OLS回归研究了可转债申购机制由资产申购转向信用申购对可转债发行抑价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资产申购,信用申购让市场投资者变得更为理性。但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成为了可转债交易的主力,导致其发行抑价率对正股价格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可分离可转债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正被我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采用,但由于可分离可转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对可分离可转债的认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可分离可转债发行的优缺点及其后果,可以为上市公司选择可分离可转债这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可转债的监管,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可转债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尽管投资者见过大风大浪,然而很多人对于投资在一天之内亏掉一半的事情,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此事就出在一个有熔断机制但不设涨跌幅,且允许T+O交易的品种--可转债身上。泰晶转债的"黑色三分钟"5月7日,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泰晶转债)开盘即暴跌,价格从上一日收盘价364.94元下泄至255.46元,触发临时停牌。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政策及再融资政策自2011年起经历多次变迁,经历了2011—2013初始发展、2014—2015鼓励宽松、2016—2017调整收紧、2018至今谨慎放宽的四个阶段,并购重组政策和再融资政策在不同阶段下的政策倾向基本保持同松同紧的基调,本轮宽松周期自2018年始,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如2019年3月证监会允许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可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支付工具,并将可转债的发行范围延伸至民营企业,丰富了并购重组融资渠道等;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该文件恢复了2016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取消的重组上市配套融资规定。上述政策为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提供政策支持。在监管政策谨慎放宽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或将迎来新的高潮,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有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本文探讨在现行政策体系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对并购重组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