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8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89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7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91.
我国法学理论界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之关系强调宪法对于刑事诉讼法之统治,研究不够深入,难以全面揭示二者关系。实现二者的双向良性互动是该层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里试着从宪法性刑事诉讼原则的确立与刑事诉讼权利的宪法化两方面展开探究,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2.
许建军 《金卡工程》2008,12(8):22-23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制度,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在全面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背景情况下对其做出正确的判决,以更好地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但是这一新的制度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各方面尚无完善法律支持,理论界对其正当性存有怀疑.我国的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已经对社会调查制度做出了一定的规定,而且这一制度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生理基础,从刑罚个别化原理出发,以为成年人的利益为落脚点,已经具备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3.
郭晓芳  谭静 《魅力中国》2014,(25):292-292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诸多完善,给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对接新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效地推动了检察工作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指导下的良性发展。但在新法的实践探索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对更深入的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4.
鉴于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频繁,法律变迁的过程当中,借彼此法制互为参照,自有其存在意义。透过海峡两岸在刑事程序法上有关强制处分的比较与分析,了解两岸在刑事法制上的差异性,望能为海峡两岸诉讼法学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95.
许姗 《致富时代》2011,(3):173-173
再审程序,在我国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生效裁判的一种特殊救济程序。我国当前关于刑事再审制度的研究,有必要观察和借鉴其他国家关于刑事再审制度的一些经验和理论。该文分别从再审的启动主体、再审的理由、再审的管辖等方面比较中外再审制度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认识到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之处,借鉴其他国家的诉讼制度以促进我国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6.
检警关系指的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检警关系建构是否准确、配合是否顺畅,不仅影响到侦查的效率,还关系到对警察权的法律控制和诉讼公正。而我国现行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检警关系存在结构性的弊端,对其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7.
"刑事诉讼中的行政诉讼"是陈瑞华教授在其著作<论法学研究方法>中提出的一个形象的说法,它把刑事诉讼中法院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采取的强制行为的界入审查类比为行政诉讼,因为两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都是法院居中,一方是强势的国家机关,另一方是弱小的一介草民.它是对警察权和检察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侵犯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的概括.按照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美国的令状主义模式、俄罗斯的司法审查模式和我国的刑事赔偿模式.这三种模式各自的优劣决定了我国在以后的选择路径上,不应单纯采用一种模式,而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三种模式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198.
谷旭东 《金卡工程》2010,14(10):76-76
公诉变更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后至一审判决前,如发现指控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所控罪名及法律适用等有错漏的,决定是否予以变更的制度。刑事公诉变更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错误矫正机制,是基于发现真实的诉讼目标而为弥补控审分离原则作出的一项配套性制度安排,它使人们在一个控审职能分离的诉讼格局下,仍然能够及时矫正起诉指控中存在的错漏,最终发现实体真实。  相似文献   
199.
我国新<律师法>已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新律师法的实施解决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三难"(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挑战,包括:辩方在证据掌握上将由弱势向强势转化、在侦查职务犯罪时对言辞证据的取得和固定会越来越困难、审查起诉难度和庭审对抗性会进一步加大.检察机关应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工作性质,在证据收集和使用方面应该坚持程序公正原则,以应对新律师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0.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是我国学界和实务界争议的问题之一.证明标准是刑事司法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诉讼成败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刑事证明标准特点是以客观性为认识支撑点,是认识论的乐观主义,是技术性不足与解释的多义性.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概括为证据确实、充分,从现实司法情况看,真正达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的尺度难以界定.在诉讼活动中,不仅在实体上要以犯罪构成是否具备作为证明标准,在程序上也应以合法、公正和有效率为证明标准,实现公正与效率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