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诉讼文明化日益到彰显的今天,刑讯逼供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诉讼手段印在法治的时代背景下禁而不绝。尽管许多国家都在法津中废止了刑讯逼供,但在各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所以要想真正杜绝刑讯逼供,必须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的大背景中,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价值性,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成长,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建设法治的中国社会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摒弃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论述了沉默权的涵义、起源及发展,并对沉默权的价值作以简要评价。笔者针对我国的实情,试论了沉默权在我国的不可适性。  相似文献   
43.
经过第二次大修的《刑诉法》已于2012年3月17日经全国人大颁布,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大修对检察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开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诸如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有权委托辩护人,辩护律师无须办案部门同意便可直接会见犯罪嫌疑人且不受监听等条款被编入《刑事诉讼法》,不仅仅彰显了我们国家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对司法公平公正的追求,更为直接的是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此次《刑诉法》修订后,  相似文献   
44.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确立沉默权有利于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的保障;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行为,客观上促进我国法证工作的进步,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同时就我国现阶段确立沉默权制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5.
何瑞 《金卡工程》2010,14(10):167-168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媒体曝光了几起影响较大的冤错案件。本文仅从最近发生的赵作海案出发,对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刑讯逼供、律师"会见难"等现象做学理上的反思,提出了改变目前的"侦羁合一"制度,正确、理性地对待民意,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道德教育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张言  李玉涛 《活力》2011,(16):30-30
一、职务犯罪案件中刑讯逼供发生的原因刑讯逼供在我国之所以难以消除,有其多方面原因,除司法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外,笔者认为职务犯罪案件中刑讯逼供还有着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正刑事冤错案的发生与案件自身因素、证据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因素与制度之外因素有关。因此,防范刑事冤错案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审判法官来说,影响刑事冤错案最核心的因素是证据因素,这是由证据是诉讼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笔者在对近年来刑事冤错案的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引出刑事冤错案件的揭示过程,进而从证据本身存在虚假可能、证据运用存在错误分析和证据制度存  相似文献   
48.
刑讯逼供是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理论界对其危害也进行了研究,但系统的对其危害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试图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主要方面揭示刑讯逼供的危害性,以便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9.
张仁军 《消费导刊》2010,(6):117-117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权主义地位的不断提升,追求公正成为人类社会的首要价值目标。要实现社会公正,司法公正则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法治的最终实现形式。没有司法公正,整个社会公正最终也将不复存在,法治建设的成功也将  相似文献   
50.
刑讯逼供案具有程序复合性、主题身份双重性特点。事前预防、事中吓阻、事后救济三条路径有机结合从程序法角度遏制刑讯逼供。在遏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四类问题即如何利用程序辩护权?应否追究诬告者、错告者的法律责任?如何选择证据规则?二审法院的程序制裁如何?结合四类问题提出五项程序救济举措。将如何从程序法角度给刑讯逼供案件的被害人以最有效的法律救助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