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6篇
工业经济   112篇
计划管理   444篇
经济学   156篇
综合类   243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660篇
农业经济   225篇
经济概况   80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迎华:你在哪上的学?在美院里学的是什么?颜磊:在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学校里我学的是版画。卢迎华:你的创作似乎可以分两条线索来讨论,其中一条是以绘画为媒介的创作,从早期用色块分割现有图像以便在画布上进行机械复制,到彩轮系列,再到近期的也以现成图像为基础的并以固定的式样呈现的追光系列,请你以这三个阶段为例子  相似文献   
12.
文革对于吴山专而言,不仅仅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更重要的是人生历程的一部分。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历史时期,才会有后来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体会,也才能够利用其敏锐的目光抓住历史中的这个点来从事艺术创作,更加揭露社会现实,批判社会现实,以致引起大众对历史问题的重新解读与反省。  相似文献   
13.
鲁人(李春德)1930年出生,北京著名画家,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国家人事部一级艺术委员,中国和合画院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新闻国际出版社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人事部授予著名国画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4.
唐代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小说观念共同影响作用着唐代的小说创作。儒家小说观主导着小说的创作思维走向,史家小说观影响着小说创作的外在形式并提高了小说的地位,文家小说观最终内在地引领着小说走向文学的审美和取得文体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连续剧《潘汉年》的播放,使我们对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潘汉年有了深切的了解。但潘汉年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在当年还是一位勇猛的杂文名将。潘汉年(1906-1977年),又名潘建行、彭一清、肖叔安等,宜兴市归径乡陆平村人。潘汉年的杂文创作,与他早年所  相似文献   
16.
从叙述学及女性主义学批评角度来看,方方那些反映爱情生活为主的作品,总是选取便于呈现女性心理和织构情感故事的叙事策略;在女性理想主义宣言的背后总有沉重的传统因袭;尽力体现男性的中心话语和努力寻找和谐两性关系的热切呼唤。由此,可以发现方方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鲜明的女性意识、因袭传统的局限性以及觉醒后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日渐宏大的文学气度,自觉的选择意识,以及追求艺术独创性的探索精神,构成了河南作家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表现在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集中表现为这样三个特点:一是以关注乡村、关注农民为主题,二是由守望乡土到塑造人物,三是味儿冲、情浓的乡土语言.  相似文献   
18.
洛学传承大致历经了鼎盛期、衰落期、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其每一阶段的思想精神和理论主张都基本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核心,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通俗小说,导致小说创作倾向的嬗变。描述、说明洛学传承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嬗变的影响,可见出某些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出理学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美国小说家波特的经典作品《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的意识流和互文性这些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手法,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而且使主题意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现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徐渭个性表现与人生追求的矛盾经历了一个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与此相应其“真我”理论与散创作实践也从前期的偏离走向后期的合一,这又最终引发了其散风格从前期“郁勃”到后期“颓放”的转变。三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