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7篇
工业经济   48篇
计划管理   191篇
经济学   141篇
综合类   81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16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13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经济研究导刊》2008,(3):F0002-F0002
《经济研究导刊》是2005年11月创办的经济理论刊物,由黑龙江省报刊出版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旨在为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2.
63.
由中国市场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市场学术年会,于2008年4月19-20日在北京房山碧溪温泉度假村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64.
任科家 《活力》2008,(3):44-45
金融学作为研究金融领域各种现象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自问世以来,已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以及学术界的普遍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各种理论和现实情况发展迅速,如何使金融学理论能很好地与现实情况结合并进一步引入到教学中,是当代金融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要想应对这个挑战,就要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进行创新性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  相似文献   
65.
工科教育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存在认识误区,目前的工科教学中表现出对实践教学认知度不足,忽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分散,能力和创新培养不足,考核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建设国家急需的地质工程(煤及煤层气)专业时,经过走访调研,立足学校特色和定位,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通过设置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实验;增加实习的多样性;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设置单独的从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细化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等五个方面形成了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为其他工科类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所谓前沿性原则是指当前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性原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至少在某一方面第一.或在一定的范围内(时间内)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并得到一种新的实用技术或成果.  相似文献   
67.
《品牌》2015,(11)
互联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销售模式也依然发生着改变。为了有效提高图书的营销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文中详细的分析了网络时代下图书营销的新模式,以为相关图书营销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商品开发目前还相对滞后。青岛旅游商品的开发要在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商品开发的地方性、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等原则,采取加强宏观管理、建立专门的旅游商品开发研究机构和建立良好的营销体系等措施,提高旅游商品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促进青岛市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9.
本文是对专业化产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的综述 ,以专业化产业区的理论渊源、专业化产业区理论框架的构建为基础 ,综述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仍处在低端道路 (LowRoad)的原因 ,提出了专业化产业区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现代教育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现代人健全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