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50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0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赵新颖 《魅力中国》2014,(15):222-222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交际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图片、动画、视频等工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2.
李轩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17-218
情境教学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便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3.
对教学环境的研究,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由来已久。近年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把外语教学环境从教学环境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问题而加大了研究的力度,并向实践运用方面深化。  相似文献   
94.
赵顺喜 《魅力中国》2010,(19):208-208
历史教学模式是创造历史教学环境的一种方法,是历史教学中师生活动的一种计划,是历史课堂结构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耍找出适合自己的新路来,另辟蹊径,找方法,找兴趣。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情境创设、重点讲解”、“学科整合”、“动手实践”、“学教相长”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95.
卢娟 《魅力中国》2011,(4):83-83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96.
创造能力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给幼儿充分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引导幼儿自主绘画,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7.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新著《西方的衰落》延续了他在《文明》一书中的思考:"当一个文明开始衰退,另一个文明就会兴起。关键问题并不在于两种文明是否会发生冲突,而在于当一方文明衰退时,它是否会就此彻底沦亡。"《西方的衰落》应该被视为对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传统的自省,而绝非对"东方的崛起"或"中国的崛起"作出的辩护。在本书中,弗格森将文明的机体——制度,喻为"电脑或手机中的电路板,仅仅凭借光鲜的外表是无法判断其中问题所在的,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检查内部构造。"这可视为在内涵上延伸了《文明》  相似文献   
98.
有效性教学是教学追求的目的,也是教学的核心价值.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的问题.提高化学有效性教学就可以恰倒好处地解决此问题.本文从关注学生认知结构、优化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方面对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认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质量的提高的目标。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00.
马利花 《魅力中国》2010,(31):332-332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怎样使小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是一个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比较枯燥的数字,如何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呢?要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巧妙设计片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进入注意力集中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老师即轻松,又可得到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