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65篇
经济学   491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西方人力资本思想源远流长,不过,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基础——劳动价值论,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功绩。劳动价值论关于人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探讨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劳动价值论曾经把人置于主体地位,然而到了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却把人当作了要素人,失去了人的主体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本主义经济学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纠正。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反映出该理论体系的高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形式下面临的挑战,并试图找出其出路,笔者认为冯春安教授的“商品价值新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4.
王华华 《价格月刊》2009,(11):33-36
种种资源利用问题根源于资源价格问题,理论上尚未解决的资源价格形成和构成问题是资源价格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对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提出资源经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自然经济资源.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过程,即发现、占有、开采、维护和保障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而指出,自然经济资源价格形成是由其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由劣等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决定.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理论同地租理论并无根本性冲突却更容易解释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因具体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与此同时,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6.
107.
对劳动价值论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08.
人们进行生产要素配置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要实现这一行为偏好必须在一定规则下采取相应的行为选择。这种规则可以区分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微观法则与宏观法则,它们是生产力边际递减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生产要素配置的微观法则与宏观法则,就必须引入具体使用价值的概念,并推导出边际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9.
王进芬 《经济师》2001,(10):28-29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剩余价值为基石的整个经济理论大厦。能否正确向大学生讲授劳动价值论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理解 ,而且事关他们对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近年来对劳动价值论又的确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的说法。针对这种情况 ,文章指出在进行劳动价值论教学时 ,必须向学生澄清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