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491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商品不过是劳动产品的转化形式,分析商品的价值自然离不开对劳动产品的分析。劳动产品的最终形成依赖于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又是前期的劳动产品,由前期人的劳动和前期生产资料所构成,因此最终的劳动产品可以被分解为累次相加的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当生产资料被分解为最为原始的状态时,就只能由人的劳动和未被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了,因此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也应从劳动产品被分解为最为原始的状态时开始。  相似文献   
22.
劳动价值论者认为,货币具有价值,能够作为价值尺度,从而货币流通量的价值应该与商品流量的价值相等,否定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有关。效用价值论者认为货币具有效用,能够为我们带来收益,从而被人们所需求,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两个方面,研究货币流通与商品价格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重视货币价值尺度的作用,又要考虑货币使用价值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不可不探讨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关系式 ,需要对以下几个等式或不等式释疑 :劳动=价值释疑 ;劳动 /价值≠财富释疑 ;价值量=1/劳动生产力释疑 ;价格=价值、价格≠价值释疑。  相似文献   
24.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应有别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应不断深化和发展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包括价值概念、价值的劳动凝结、价值量的规定性、价值量的变化的制约因素以及价值分配等。  相似文献   
25.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决定性因素参与财富的生产,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社会财富或使用价值量大大增加,但机器本身不会创造价值,它只是在参与生产新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的劳动而把它自身已包含的价值转移或保存在新产品中。率先采用科学技术和先进机器设备的商品生产,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就是先进企业或发达国家社会财富和价值量同时增加的原因,也是发达国家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原因。科技革命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那些从直接生产过程分离出来而专门为生产过程服务的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劳动也属于生产劳动的一部分,也创造价值,他们的劳动不仅应该受到尊重,而且应该得到更多的报酬,这是我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6.
理论创新与市场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能由市场决定(初次)分配,每个劳动力、每项产出的价值只能由市场(社会需求)来认定,凡是有需要(需求)的,即是有价值的,没有需求的供给(劳动)是无价值的。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创造财富的所有要素均有各自的贡献份额,劳动价值论即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都不具有可操作性。劳动价值论必须转变为市场价值论。  相似文献   
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应该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要将坚持和发展两者统一起来,既要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要深化和发展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双重特征,同时符合劳动价值论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28.
穆君 《企业家天地》2007,(4):208-209
本文将资产评估对象界定为有一定经营历史、较为成熟的企业价值评估。通过测算企业未来收益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一般劳动投入增加速率,确定了一种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增长模型下的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并通过与企业实物资产的价值相和从而得到企业整体评估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企业价值评估中对于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论上的缺陷,对于准确评估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9.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是与其唯物史观相统一的,承认生产力决定性原理.<资本论>展述的价值理论体系实际是"生产力价值论";在表达方法上它遵循着"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和"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逐渐上升到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把握,包括明确承认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决定意义,从而形成了在政治经济学中落实生产力决定性的理论体系;其中,从劳动价值论推出剩余价值论,只是这种"生产力价值论"体系在某些限制下产生的一个支论,意在从价值理论层面显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反有理",它并不否定生产力和使用价值的决定性.但近年国内围绕劳动价值论形成的许多成果,仍然无视"生产力价值论",只把劳动价值论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难以自圆其说,首先是不能解释<资本论>一系列明确的论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亟待回皈"生产力价值论".  相似文献   
30.
正确认识知识经济--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科学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是抽象劳动,不能以“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均属具体劳动,不是抽象劳动,也不能创造价值。科技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即资本的观点,篡改了马克思关于资本本质的科学民,“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概念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要正确认识知识经济,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