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253篇
工业经济   116篇
计划管理   600篇
经济学   937篇
综合类   269篇
运输经济   53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872篇
农业经济   335篇
经济概况   11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3年,三明市尤溪县首次进入福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今年5月18日,尤溪县又在首届世界闽商大会召开期间,在福州举办了“创意尤溪”活动,据初步统计,签约近5亿元,收效颇丰。尤溪如何实现加速发展?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尤溪县委书记林昌源。  相似文献   
32.
程宏志 《新商刊》2003,(11):76-78
皖北,包括蚌埠、阜阳、淮南、淮北、宿州、毫州六市。面积3.7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27.2%。截止2000年,皖北人口2499.7万,约占全省的42.4%。  相似文献   
33.
区位品牌即某一个地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正面形象,该地区相关企业能够共享因此产生的市场机会和利益。企业竞争力高低,与区位品牌效应密切相关;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发展对区位品牌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打造西部区位品牌,是推动西部乡镇企业竞争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深圳中心商务区的区位转移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如渊  李燕茹 《经济地理》2002,22(2):165-169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罗湖商业区可以看作是深圳目前的中心商务区,正在建设中的深圳中心区(福田中心区)将会是未来深圳的中心商务区。在深圳城市经济重心西移等内外固定的作用下,深圳商务中心区西移趋势已经形成。本文主要就福田中心区的成长和深圳中心商务区由罗湖向福田转移的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最近,我走了20几个省市的几十个城市和郊区,所见所闻使我深感城郊经济发展优势甚多、潜力很大,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给城郊经济带来了活力,展示了希望。联想到多年来,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周围看到无数小城镇象雨后春笋般蜕起的状况及灸图城市化面临的大好时机,更加感到小城镇是城郊经济倔起的必然走向和出路。  相似文献   
36.
从区位优势上比较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德志 《经济师》2002,(2):91-92
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在世界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也有许多相异之处。文章从区位优势上对它们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7.
38.
闽江口北翼地处福建省会福州和闽东之间,主要指福州市所辖的连江和罗源两县构成的区域,由于区位独特,使之成为福州市内联浙南通道、北承长三角的“桥头堡”、福温融合的对接点。加强两地融合,有利于推动区内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实现区域间双赢共荣:由于闽江口北翼经济相对滞后,但又具有长期被忽视的港口等优越自然禀赋,具备重点突破的条件,加快两地融合,承接浙南产业转移,扩大区域经济腹地,既是该区域和福州市发展需要,也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措施,促进闽东在沿海地区连片繁荣中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9.
叶显恩  周兆晴 《珠江经济》2008,205(9):92-96
本文从区位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处于珠江水系的河网区,在海洋及内河水运方面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依靠江河和沿海水运,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明中叶之后,广州以民生百货为主的贸易明显增进,也加强了其在珠江水运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0.
2008年,小越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围绕“发展、民生、和谐”的工作主题,突出“工业立镇”、“商贸活镇”两大重点,实干兴镇、实力强镇,扎实推进中心镇建设各项工作,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城镇面貌有较大变化,社会态势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