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08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财政金融   5597篇
工业经济   2151篇
计划管理   8709篇
经济学   11590篇
综合类   3894篇
运输经济   533篇
旅游经济   133篇
贸易经济   10517篇
农业经济   2819篇
经济概况   1283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6篇
邮电经济   140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885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123篇
  2020年   957篇
  2019年   1120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1003篇
  2016年   1253篇
  2015年   2027篇
  2014年   4251篇
  2013年   3490篇
  2012年   4146篇
  2011年   4450篇
  2010年   4168篇
  2009年   4189篇
  2008年   4655篇
  2007年   3780篇
  2006年   3145篇
  2005年   2936篇
  2004年   2526篇
  2003年   2223篇
  2002年   1217篇
  2001年   985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包括粤港澳和滇桂黔在内的珠江经济带的建设既具有内在的需要和条件,又面临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在新形势下,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珠江经济带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2.
冷战后,以政治的经济化和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为特征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亚太地区各方安全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与经济合作现状,提出亚太各国(地区)更新其安全概念的规律和特点,重点阐述中国在参与亚太合作中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3.
144.
一、区域现代化命题的讨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革结束约30年期间,从早期的巩固政权应对外敌威胁到后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国发展的目标主要是政治性的。即使是包含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只是为政治服务的手段。而作为发展真正目标的“人”的地位,则降到了非常低的位置。因此,在相当时期里,判断是否发展和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5.
2005年11月24~25日,第九届“东亚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办。本次论坛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地区发展的新机遇”。来自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新  相似文献   
146.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创新——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东陇海产业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机遇和优势,但在建设初始阶段大规模地推进产业带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即: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均量偏低、经济结构转化迟缓、城市化水平偏低、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较差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资本政策、人才政策、技术政策、城市化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政策、生产力布局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等方面全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7.
148.
需求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产业结构同质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资源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取决于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取决于收入水平。区域间相近的收入水平导致各区域内的需求结构具有相似性,这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提供了可能,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限制了区域外的需求和供给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迫使区域内需求结构被动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也只能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偷生。  相似文献   
149.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实质上表现为区域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该区域生产的商品以同质低价或同价优质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区域都要在参与竞争中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50.
市场体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炳  主悔 《经济论坛》2002,(17):11-13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组合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对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人的生产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会因地域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类型。人类的其他行为,如政治的、社会文化的行为,同经济行为一样,也因区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当然,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区域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又对区域环境条件产生着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使用生产工具和发明科学技术,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针对人类现实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否视区域情况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