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26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财政金融   5851篇
工业经济   2181篇
计划管理   9235篇
经济学   12102篇
综合类   3798篇
运输经济   652篇
旅游经济   153篇
贸易经济   11350篇
农业经济   3086篇
经济概况   1263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07篇
邮电经济   218篇
  2024年   418篇
  2023年   1370篇
  2022年   1389篇
  2021年   1641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1586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1359篇
  2016年   1623篇
  2015年   2480篇
  2014年   4706篇
  2013年   3469篇
  2012年   4015篇
  2011年   4272篇
  2010年   3981篇
  2009年   3956篇
  2008年   4507篇
  2007年   3617篇
  2006年   2989篇
  2005年   2826篇
  2004年   2411篇
  2003年   2012篇
  2002年   1097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望 《中国改革》2003,(12):21-24
一个区域为什么兴起?一个区域为什么难以兴起?一个区域又为什么衰落?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如梯度转移发展论)在回答此类问题时重视区位、资源以及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作用,却忽视了制度对区域经济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为什么我国在同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情况下,地区间发展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因素不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技术进步本质上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制度的不断改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区域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72.
73.
会展马前炮     
《现代乡镇》2004,(4):48-48
  相似文献   
74.
75.
也谈大栅栏地区的改造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随着《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方案获得市政府的批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专家、官员、开发商、策划人士纷纷提出看法和建议,无不希望通过改造使这一地区再现往日的辉煌与繁华。的确,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积淀的大栅栏地区,在首都的商业发展史中具有十分独特、重要的价值,它的成功改造与发展,对首都类似区域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为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6.
中央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地处蜀南黔北边贫山区的古蔺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根据中央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战略方针及重点,笔者结合古蔺贫困山区实际,特作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77.
78.
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相似文献   
79.
2000年,在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下,在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个战略”、“一个管理年”、“三项责任制”的中心任务,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及重大政治活动安全可靠供电、实现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为工作重点,以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圆满完成了 2000年的各项任务。 一、 2000年的工作回顾  1.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   集团公司各项主要生产…  相似文献   
80.
战后以来,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其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以“国际”经济关系的密切联系为前提。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排除局部经济合作在某些地区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以地际关系为核心,以各国地区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东亚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条件。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第一,“冷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