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58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8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论析了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论的独到理解,是毛泽东创建新中国的哲学创新。而邓小平理论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理解,终于超越这一理论思维定式,实现了从建国方略到治国方略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就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备的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说明坚持实践原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正是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反对"市民社会是观念产物"的观点,指出一切观念和现实关系都被黑格尔理解成内在的想象活动,消除个人私利的普遍理性国家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也只能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因此通过对现实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还原了市民社会和家庭中真正现实的个体,逐渐开辟出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4.
财富和分配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胡德平和张殿清同志的这篇文章就私有制论述追根溯源,大胆探索。 通读《扬弃“私有制”》一文,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究竟是采用消灭的方法还是扬弃的方法,哪种观点更代表《宣言》中的原意呢?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呢?”拿捏不定;“消灭的方法,或是用革命的方式、暴力的方式、一时消灭,让其绝种,彻底废除私有制;或是用法律的方式、行政的方式,不断取缔、打杀私有制。”事实证明,只有用扬弃的方法才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更符合剩余价值的全部发展过程。 最近,胡德平书记和专门研究马克思手稿的德藉学者F·E·Schrader教授又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刊出胡德平和张殿清同志的这篇文章,是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5.
文章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交往的实质,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向作用理解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并从现实、实践、价值三重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探讨了马克思世界交往概念的当代价值,即在于用马克思世界交往的理论指导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进而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赢得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价值“是”与“应当”的统一进行了辨析。指出价值“是”与“应当”是一种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是一种事实的关系,而价值不只是局限于“应当”的范畴,价值也是一种事实。价值的“是”既包含了“应当”的统一,又是通过应有、应然、超越性意义上的观念地存在着的价值预期。确立价值是“是”与“应当”之统一的观念,对于正确认识价值哲学和发挥其功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概念是由我们党提出来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然而要深入了解和科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必须深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8.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4):141-F0003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历史唯物主义实证性质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是由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赵庆元教授主持的2007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实证性质研究”(项目批准号:HB07BZX004)的最终成果。全书共计9章54万字。  相似文献   
29.
在《费尔巴哈论》一书中,恩格斯在肯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为人类找到一条扬弃异化和自由全面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理解,着眼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说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不仅包括单独的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等,本文将简要说明现实的人如何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以深入领会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