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54篇
综合类   58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8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论文回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从宏观上分析了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律,并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经济发展,提出了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52.
任何一方面的建设和批判,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孤立的理解会造成历史内在的不平衡。在我看来,主体问题似乎是一个将各方面问题有机统领起来的枢纽,如果中国今天的建设不能落实于这样一种相互贯通的主体形成,那建设的意义将可能又一次被一种现代中国的内在历史悖论关系所牺牲。  相似文献   
53.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要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其次要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基本经济问题的分析;最后要强调自然界与人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54.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展望社会主义,它必将是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途径,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成果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将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人类历史将在曲折中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55.
陈洛 《中国西部》2011,(15):122-122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西方经济学、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民族经济学理论和西部大开发理论为底蕴,以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即把宏观理论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共性分析和典型案例相比较,采用的也是详实、最新、富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56.
赵庆元教授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阐释》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57.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具有科学决策能力,成为对现代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一、科学决策的基本理念(一)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相似文献   
58.
黄慧 《商》2014,(24):100-1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历史的新变化中诞生了列宁主义。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9.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组成部分,它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对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的新回答,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孙进梅  王卓 《魅力中国》2009,(16):37-3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我国的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使党的国际威望和中华民族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也给党的建设提供了干载难逢的机遇,给党员管理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