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64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88篇
经济学   107篇
综合类   101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5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13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汪泽  徐琳 《中华商标》2010,(12):44-48
商标权取得方式有使用取得和注册取得两种,前者是指以实际使用商标的事实为基础,根据使用先后确定商标权的归属,根据使用的地域范围确定商标权的效力范围;后者是指以商标注册的事实为基础,根据申请先后确定商标权的归属。  相似文献   
752.
顾洪兰 《河北企业》2024,(4):118-120
最高法院将让与担保定位成“名为让与,实为债权担保”。据此,在被担保债权清偿前以及担保实现前,股权让与担保期间的股权归属不无疑问。厘清股权归属对当事人有重要意义。实践中法院倾向于否认让与担保权人的股东权利,但说理不统一。以探求当事人真意为关键,当事人并无转让股权的效果意思,股权转让是虚假表示,仅仅是为避免担保人擅自处分股权以及减少将来实现担保的成本,因此不应赋予作为权利外观的转让发生实际权利转让的法律效果。担保人是实际股东,享有股东权利,但在债务清偿前,不得请求变更登记。让与担保权人受担保人委托可行使部分股权权能。针对公司内部事务,基于商事外观主义的适用边界,让与担保权人不得擅自行使股东权利。让与担保权人擅自转让股权需要检讨第三人是否符合股权善意取得的要件。  相似文献   
753.
于跃 《特区经济》2024,(3):122-127
2023年3月1日,美国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颁布TikTok禁令对字节跳动进行单边制裁。单边制裁有一定的国际法合法依据,但是当制裁发起国的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则应该认定该单边制裁行为违反了国际法。美国的做法未坚持善意原则解释和适用GATT21条,而且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的“禁止反言”原则,因此,美国对TikTok发起制裁的法律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同时,美国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单边制裁合法性的限度,违反了本国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应该认定该单边制裁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为此,我国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谈判、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相关规定、在用尽当地救济的情形下实施外交保护、探索并建立我国“长臂管辖”制度应对美国此次的制裁。  相似文献   
754.
基于信任理论,从不同角色视角探究各信任要素对分享经济行为意图的影响。通过构建分享经济信任机制概念模型以及实证检验发现:从需求方视角来看,对个体(供给方)3个维度(能力、正直和善意)的信任、对平台善意的信任以及对产品能力的信任对需求意图产生积极地影响。从供给方视角来看,对个体(需求方)能力的信任和对平台3个维度(能力、正直和善意)的信任对供给意图有正向的影响。需求方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供给方则更看重对平台的信任。通过进一步比较还发现,需求方对平台和个体(供给方)的信任聚焦于善意信任,但供给方则是侧重于对平台和个体(需求方)能力的信任。  相似文献   
755.
有一种谎言叫欺骗,有一种谎言叫关爱。今天的谢娜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可没人会想到,在谢娜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欺骗"一直伴随着她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而这个总  相似文献   
756.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重新引起了学者们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讨论。在对各方观点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资产价格"善意忽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实践中,对于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中央银行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  相似文献   
757.
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后,原票据权利人丧失票据权利,是因为无处分权人的无权处分行为引起,原票据权利人因此所受损失,不能向善意受让人求偿,因此只能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758.
郭永超 《特区经济》2022,(12):111-1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明确无处分权财产出资参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忽视了两个制度之间的差异。无处分权财产出资参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着受让主体、善意判断、受让对象等方面的缺陷。善意取得制度的上位概念为可归责性原理,为补充善意判断标准和弥补受让对象的缺陷,可引入可归责性要件。在此基础上发生善意取得的,可引入获益交出请求权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无处分权人进行无权处分行为的经济动机。  相似文献   
759.
金岩 《辽宁经济》2006,(9):64-64
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及时解决经济纠纷,因而该项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  相似文献   
760.
石歆力 《时代经贸》2013,(10):213-213
根据话剧《生命宣言》的后期剪辑工作,浅谈在镜头剪辑、调色等方面的后期再创作。通过后期剪辑的再创作,使人物形象塑造更加饱满,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主题突出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