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4307篇
工业经济   366篇
计划管理   1130篇
经济学   1386篇
综合类   587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08篇
农业经济   415篇
经济概况   146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1003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829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股指期货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国股票现货市场生态环境将发生巨变,因为股市的整体态势是以股票指数来诠释的,股指期货则是对股市整体态势的预期。它集合了影响现货市场的各种因素和对影响因素的预期、现货市场股指价格和成交量、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等重要信息,连同期货市场交易动向,形成新的价格,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2.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令原油价格前景非常不明朗,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原油价格必将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究竟这场“游戏”中谁是赢家?原油价格最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3.
超短新闻     
10月份CPI回落至4.0%;明年起在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各国或再联手降息;财政部宣布调整2008年第五期凭证式国债利率;国务院批准中航工业集团正式挂牌  相似文献   
34.
涂立桥 《经济经纬》2008,(2):156-158
笔者基于世代交叠模型,假定政府执行赤字预算体制,在市场结清的均衡状态下得到了确定国债规模与私人资本规模之比值的解析式。通过模拟发现税率、基本财政支出率、产出关于私人资本的弹性等是决定该比值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表明,经由国债市场的发展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比较有效的改革路径之一,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真正能够成为基准利率的是国债市场的利率。文章提出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6.
黄玉群 《经济师》1997,(2):35-35
<正>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的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国债与其他债券相比较,除具有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安全性最高,流动性最大,变现能力最强,信誉最好。在现代经济中,许多国家将国债视为有效的经济  相似文献   
37.
自60年代中期以来,巨额的国债一直是困扰日本经济的突出难题。1980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曾分别高达144605亿日元和705098亿日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压缩国债的发行,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时至今日,11年过去了,1991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已经分别达到了236716亿日元和1678515亿日元,不仅年发行额未能减少,累积额也几乎是11年前的2.5倍,占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日本国债大量发行的背景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870年。当时正值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为了筹集必需的建设资金,当时的日本  相似文献   
38.
39.
4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的汇率,证券利率等都大幅变动,对各国和各企业的金融资产,负债等产生重大冲击。因此,七家主要石油公司纷纷采用期货,远期,掉期等各种衍生工具防止金融风险,进行贸易活动,各公司对衍生工具的态度和管理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其经验值得我国石油石化公司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