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62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财政金融   12556篇
工业经济   5064篇
计划管理   20655篇
经济学   10907篇
综合类   6090篇
运输经济   1243篇
旅游经济   76篇
贸易经济   14561篇
农业经济   3904篇
经济概况   1463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4篇
邮电经济   580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20篇
  2022年   848篇
  2021年   984篇
  2020年   1060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1107篇
  2016年   1506篇
  2015年   2451篇
  2014年   6079篇
  2013年   5319篇
  2012年   6414篇
  2011年   7537篇
  2010年   6787篇
  2009年   6721篇
  2008年   7465篇
  2007年   5828篇
  2006年   5746篇
  2005年   6806篇
  2004年   4950篇
  2003年   2735篇
  2002年   1886篇
  2001年   1454篇
  2000年   1112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它是建立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 ,运用管理政策、管理技能、管理手段将各项具体工作紧密连接组织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充满科学性的系统工程之中 ,培养和构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后勤管理队伍 ,不断提高后勤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愈发显现出了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要求后勤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 ,以尽快适应知识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一、高校后勤管理者必须提高综合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2.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客观结果居然是,民营企业,尤其扩张速度比较好的民营集团,或多或少面临一场生存的危机;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垄断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地位得到了强化,利益得到了保障。“国进民退”只能使中国建成权贵式的市场经济,这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3.
对于习惯了高歌猛进的国内企业来讲,主动实施大踏步地后退,如何退而不乱,避免损失,可能是一个更难的题目。  相似文献   
114.
许彤 《西部财会》2004,(1):48-50
陕西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陕西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本文对陕西旅游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提高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5.
民营企业发展中,受到了诸如融资、企业家能力、经营组织形式等其它资源性因素的约束,以企业的资源供给与需求关系原理为基础,本文提出了解除民营企业的资源性阻碍和促进民营企业规模扩张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川南工商》2003,(1):30-31
  相似文献   
117.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纯粹是一种商品,政府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象我们这样一个受西方意识形态打压的社会主义大国尤为如此。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要体现我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十对关系:一、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管制能力,形成网络的组织资源———粮食企业,也有依靠行政手段动用和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和经验,由于受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偏好于行政力量,有时甚至是迷信行政管制的威力,不习惯利用市场来达到自…  相似文献   
118.
虚拟企业的网络合作精神及内在要求(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撑、为及时抓住特定的市场机遇而组建的一种本质为诸种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的动态组织合作模式,它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由于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它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企业。本文从虚拟企业文化核心及内在要求出发,浅析虚拟企业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9.
120.
虚拟企业是指通过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利用各自互补的核心能力,共同把握市场机会的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这个概念有三个要点:一是这种合作是针对市场机遇的,当一个市场机遇出现时,灵捷的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并迅速联合其他企业开发新产品,推向市场,并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一旦机遇消失,虚拟企业旋即解散。二是这类合作利用的是互补的核心能力,各企业分别以自己竞争优势的部分加入虚拟企业联盟,所谓强强联合,如同商业上的明星队,这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中将战无不胜。三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这是由于网络的出现,随着通讯基础设施的普及与进一步完善,沟通可以方便地在相距很远的地方之间实现,因此,当企业寻找联盟伙伴时,不必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理想的选择,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竞争,是制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更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