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807篇
工业经济   127篇
计划管理   572篇
经济学   675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183篇
农业经济   164篇
经济概况   950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展现出驱动消费需求增长和促进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整体影响、结构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家庭的消费水平,对家庭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均有促进作用,且对线上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推动了居民的中高端消费的发展,有助于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和有负债的家庭消费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以及风险偏好来促进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42.
采用“双对数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省市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相似文献   
43.
徐勇  马文倩 《价值工程》2021,40(22):187-190
本文运用ELES模型分析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各项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关于精神生活方面边际消费倾向较大,居民储蓄倾向较强烈;收入水平越高,交通通信、衣着类等消费项目的需求量随着收入变化的幅度降低,居民消费各项消费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为医疗保健类消费.  相似文献   
44.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效应和普惠效应,既有助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居民消费,也有利于满足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消费需求。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虑政府和企业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变化态势呈现倒“U”型,其中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内在机制存在着“数字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增加、企业家精神提高→居民消费提质增效”的中介效应传导路径,且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非线性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5.
后疫情时代,消费将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引擎和拉动国民经济的“永动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作为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居民消费为功能的金融产品,信用卡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注入强劲动能,新发展格局也为信用卡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46.
宋佳颖 《现代金融》2023,(11):37-42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不仅是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影响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会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分项消费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分区域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明显。从影响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正向影响,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47.
质疑CPI     
物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自2003年3季度以来,各种商品及服务价格涨声一片,特别是食品和住房价格节节攀升,这种涨势在今年也没有明显下降,但国家统计局4月20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却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上涨了2.8%。这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产生了明显的差距,因此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市场的普遍质疑。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基于月度数据使用滤波分析方法分析省际CPI的同步性.指出:大部分省CPI与全国基本平行运行,而且随着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步性会进一步增强,产生差异的将是CPI的波动幅度和个别省运行上的领先或者滞后.因此,我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有效调控总量.同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科学的范围内谨慎探索"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实践.  相似文献   
49.
文章将三次产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就业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和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0.
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相伴而来的是:主要消费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寄予厚望的农村市场,更是距离人们的期望差之甚远,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备受瞩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消费支出比重变化情况和消费结构变动度两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