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67篇 |
免费 | 880篇 |
国内免费 | 37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6823篇 |
工业经济 | 10280篇 |
计划管理 | 30852篇 |
经济学 | 21574篇 |
综合类 | 7936篇 |
运输经济 | 1035篇 |
旅游经济 | 265篇 |
贸易经济 | 22008篇 |
农业经济 | 6466篇 |
经济概况 | 19727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07篇 |
邮电经济 | 4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6篇 |
2023年 | 1121篇 |
2022年 | 1577篇 |
2021年 | 3868篇 |
2020年 | 1847篇 |
2019年 | 2116篇 |
2018年 | 764篇 |
2017年 | 1843篇 |
2016年 | 2155篇 |
2015年 | 3448篇 |
2014年 | 7501篇 |
2013年 | 7082篇 |
2012年 | 8409篇 |
2011年 | 10121篇 |
2010年 | 9902篇 |
2009年 | 8612篇 |
2008年 | 8592篇 |
2007年 | 6567篇 |
2006年 | 6149篇 |
2005年 | 6849篇 |
2004年 | 7534篇 |
2003年 | 8556篇 |
2002年 | 5808篇 |
2001年 | 5060篇 |
2000年 | 3687篇 |
1999年 | 1446篇 |
1998年 | 1180篇 |
1997年 | 1002篇 |
1996年 | 730篇 |
1995年 | 556篇 |
1994年 | 440篇 |
1993年 | 416篇 |
1992年 | 427篇 |
1991年 | 716篇 |
1990年 | 517篇 |
1989年 | 293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0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加入WTO后新疆进出口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加入WTO后,为扩大新疆出口,提出其出口竞争力,对新疆进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了调整和改善进出口结构的总体思路,同时按照这思路进行了有针对性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战略高度第一次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深化,是用"以人为本"的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本文就中国就业问题形成的一般性原因和特殊性原因做初步的分析,并简析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5.
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性。研究分析各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取其之长,避其之短,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6.
当人们徜徉在环境优雅的生态环境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街区,在赞美风格各异的建筑体时,也会赞赏布局的艺术与完美.这种布局就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体现.如果你赞美令人遐想的建筑像一个个音符,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那么,科学的规划与合理布局,则是严谨规则的五线谱. 相似文献
157.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人甚至称其为人力资本时代。这一根本变革对传统的企业产权及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企业的产权结构中,货币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人力资本开始拥有了部分产 相似文献
158.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些产业发展得很快,有些产业发展得很慢。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标准,我国正处于准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不断变化。本文试图用库兹涅茨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向的判断,来分析漳州市1980年~2002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同时比较漳州市与全国在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劳动力构成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9.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中国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大幅提升银行的业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金融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推进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为混业经营打下基础,从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0.
一、上海建筑用能现状 上海现有建筑总量5亿平方米,其中,住宅约3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约1亿平方米。由于属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气候炎热,需要使用空调制冷;冬季潮湿寒冷,需要使用空调采暖。建筑用能主要分为公共建筑用能和住宅建筑用能。建筑用能在全市能源消费支出中的份额接近25%,建筑用电在全市用电中的比例接近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