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678篇
工业经济   720篇
计划管理   1632篇
经济学   2421篇
综合类   746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957篇
农业经济   493篇
经济概况   2277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952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272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循环经济不分东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中部农业大省,农业循环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山西是西部工业重地,6大产业循环体系支撑起清洁工业;武汉城市圈则是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发展经验颇具普适性。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道路或许有所不同,但是起跑线和终点是一致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哨声已然吹响,谁将成为冠军?  相似文献   
62.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经济发展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的模式,努力转变为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发展模式。"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3.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之一。文章根据中国养猪业循环经济的研究状况,主要从养猪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发展模式等维度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64.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目前烟台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及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烟台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龙口、招远、蓬莱三市把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当地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并根据自身特点、经济、资源等条件,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但是,要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还有诸多制约因素,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6.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也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是客观资源条件、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多年来,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在建立循环型社会方面的运作方式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67.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成为青海省的重点开发区域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同时,青海保险业经过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具备了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险业参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正逢其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吕梁市的主导产业是煤焦铁化,近年来,产业经济的发展给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为此,吕梁市金融机构秉承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把握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发展循环经济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之举,是解决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治本之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之计,是一项造福人民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大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