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财政金融   2661篇
工业经济   2321篇
计划管理   7401篇
经济学   2650篇
综合类   1956篇
运输经济   456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4465篇
农业经济   1249篇
经济概况   62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9篇
邮电经济   14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2056篇
  2013年   2376篇
  2012年   2632篇
  2011年   2356篇
  2010年   2129篇
  2009年   2182篇
  2008年   2492篇
  2007年   1945篇
  2006年   1649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702篇
  2002年   853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西部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有限很多,如市场问题,资金问题,人才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本文认为其中人才是关键因素。西部的政府与企业应在分重点解决其它问题的同时,不断更新观念,逐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才性使西部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房屋登记办法》将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办法严格遵循《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条文内容,调整和完善了登记规则。相比《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办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3.
经济发展与精神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生活中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并且日益影响着物质需要的趋向,因此,精神需要既是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维度,又是在认识社会发展变化中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4.
《中国老区建设》2008,(4):11-11
记者:3月10日,是福建省革命功臣和妇女解放先驱苏华同志的百年华诞,您专门发去贺信。在信中您说“我们将从您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弘扬红军精神,继承光荣传统,凝聚力量,奋发进取,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而努力奋斗。”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区人民、老区精神在您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86.
天津市工程建设交易服务中心根据搞好一流服务的职能定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并围绕正确树立权力观,搞好一流服务拓展工作思路与空间,从而有效保证了今年以来天津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建设再度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87.
88.
一、文稿 1、理论研究探讨类的来稿应主题突出、论点鲜明,尤其欢迎结合电力行业或本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实际,反映当前电力行业的热点、难点,具有指导性、学术性、实效性、可读性并且有实用价值和创新精神的文章,文字力求简练,字数以不超过6000字为宜。  相似文献   
89.
论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人文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优化教学内容,营造合作化学习的氛围,实施情趣化教学,能有效地推进体育人文主义精神教育,从而实现教学优化.  相似文献   
90.
李攀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0):I0002-I0003
“一切在流动,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1896年,李鸿章在汉堡附近与退隐田园的俾斯麦相遇,当“东方俾斯麦”向正版俾斯麦问道之时,前“铁血宰相”赠与李中堂这句希腊谚语。而在同一年,两位老人在先后参观汉堡港时,都为这座城市所展现的奇迹般的大工业时代景观所震惊。110年后,当中国与汉堡再次相遇,一切已经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汉堡峰会。两汉堡正在致力成为中国在欧洲大陆的“商务中心”。在两个重要的时空节点,汉堡与中国的渊源都如此深厚,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关注汉堡的唯一理由。从中世纪的汉萨同盟,到1888年的自由港,再到二战后德国参与创建“欧洲自由贸易区”初期的“汉堡模式”,汉堡始终是欧洲自由商业精神的先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