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5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94篇
经济学   56篇
综合类   88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03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1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李健吾是现代少数几位才华出众的戏剧家之一,他的喜剧作品更是风格独具.这是由于作家对主体内在因素的张扬,对人性的肯定和关照,以及作家早期特殊的人生经历、受到相对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拒绝,使他在创作包括喜剧在内的许多作品中都潜藏着一个游子思乡的意象,回荡着"回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2.
《财会通讯》2006,(7):I0022-I0024
1999年,宋丹丹以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大获成功,可说是到达了事业的顶峰,连她的合作者赵本山也称赞:这是当时反响最强烈的一个小品节目。以至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宋丹丹都沉浸在喜悦中。  相似文献   
83.
与竞争对手合作,通过共同分担开发成本,并把双方高智能的人才聚集到一起,远比自己孤军奋战或者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更具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84.
我国家族企业的优势分析 1.“家族”的灵活性与包容性 在传统社会中,个人必须融入到家族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并且在家族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强烈的家族情结使得企业在创业初期容易获得本家族资金和精神上的支持,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协助。另外,“家”概念可以突破血缘的限制,通过姻缘、趣缘等等而扩散,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使家族企业能吸收家族以外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新生的力量,提高了企业的有机性和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5.
思雨 《企业文化》2007,(9):18-20
在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办公室里,有一幅被放大、挂在墙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片长着荒草的土地上立着两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这是俞敏洪在江苏江阴的老家。每个人都有一种故乡情结,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沈从文细细描绘的《边城》,故乡虽然都在记忆深处可内心却永远都是鲜活的风景。那两间破瓦房虽然已是记忆的盒子,可正是从那里走出了现在的俞敏洪。  相似文献   
86.
《好房辞典》2005年5月15日播出 导语:砖瓦搭建成楼房,故事汇集成人生。在一座座林立高楼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辛劳,不知会发生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今天的好房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民工刘平贵。  相似文献   
87.
掀开中国农业银行历史上的任何一页,都记载着她为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改革、进步和壮大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然而,就像中国的“三农”问题一样,在其成长的进程中,伴随中国农业银行的不仅有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无奈和阵痛,更有思索和拼搏;尤其是在第四次重现祖国经济大舞台后的25年里,农业银行更是以其不懈的努力与探索,见证了中国新时期经济金融的一次次改革与发展,同时,作为不断牵动业界目光和国民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在种种的“苦涩”之后分享着时代进步的硕果。  相似文献   
88.
乡愁是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存在,更是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基本主题。余光中的乡愁诗透过乡愁的外在形式深切地反映了诗人的乡愁情结、中国情结和民族意识。本文试从乡愁产生的原因、乡愁包含的内涵与实质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思乡情绪。  相似文献   
89.
余坪 《中国西部》2006,(5):122-123
60年后仍是单身的罗伯特·格鲁伯,去年在成都公开了他的感情世界——60年前那场抗日战争,使当时身在中国的他与亲密女友失去了联系,最终断送了他的爱情。  相似文献   
90.
李新宏 《新智慧》2005,(3):63-63
当岁月的印痕悄悄爬上眉梢,当哑哑学语的女儿猛然变为在校的学生,我才蓦然发现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却一无建树,叹息之余的安慰惟有我的会计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