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1373篇
工业经济   1788篇
计划管理   2130篇
经济学   1593篇
综合类   448篇
运输经济   201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601篇
农业经济   601篇
经济概况   17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7篇
邮电经济   14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245篇
  2011年   1631篇
  2010年   1569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战略物资。因此,搞好大中城市的粮食总量平衡,对于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及社会的安定是至关重要的。一、当前大中城市粮食总量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源缺口较大,供需矛盾突出从我国的地理环境来看,由于地域宽广,地形复杂,人口分布又不均匀,必然导致各地粮食的产量和品种的不均衡。从目前看,我国仅有9个省能调出粮食,4个省可以自求平衡,其余17个省(市、区)需要调入粮食。作为六中城市由于其人口高度集中,所属农业县粮食产量和品种有限,可以说多数大中城市的粮食总量…  相似文献   
102.
浙江省能源利用状况白皮书(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贸实践》2005,(1):21-22
一、能源资源现状 浙江一次能源资源十分匮乏。2003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70万吨标准煤,仅占全省年能源消费总量4.9%,95%以上的能源资源依靠外部调入。其中,原煤产量69万吨,水电、核电年发电量260亿千瓦时。全年从省外净调入能源总量716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2%。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对中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表征教育总量水平的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著.其中,中等教育的作用显著为正,而高等教育的作用显著为负.还考察了我国(1978-2004年)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并试图就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十三届一中全会提出的治理整顿六大目标是:零售物价总指数下降到10%以下,保持5-6%的年增长率;扭转货币超经济发展;逐步消灭财财赤字;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针对产几年经济持续过热,财政金融两扩张,投资消费双膨胀,国民收入严重超分配,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且直线上升;同时,经济效益逐年下跌,经济结构日益畸形,宏观调控失效,经济运行失控的具体情况提出的科学目标。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概而言之,前四个目标侧重经济运行的总量;后两个则着眼经济运行的结构和机制。据此,可以把治理整顿的全过程划分为相互连接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紧缩总量,主要任务是把过高的速度降下来,抑制住通货膨胀迅速上升的势头,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大体平衡,缓解表层总量失衡的矛盾,为下一阶段谋求较为宽松或至少不失紧张的环境;第二阶段应该是调整结构,转换机制,着手解决深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为中长期的深化改革和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奠定结构和体制基础。两个阶段同样是紧密相关的,但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主要对策不同。  相似文献   
105.
吴超林 《新经济》2005,(2):14-17
本文节选自《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该文认为,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观点出发,通过比较内生安排与外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绩效,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政策边界的明晰界定,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短期的总量稳定,而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问题则有赖市场基础和制度条件的完善才能解决。本文是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106.
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可耕地及耕地总量概念、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 ;分析了我国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减少趋势的不可逆转性、质量总体下降、耕地流转形成新的流失的形势 ;提出了提高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意义的认识、采取综合措施保护耕地、完善耕地利用调查、动态监测、统计制度等延缓耕地总量平衡发生质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为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的风险,巩固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工作,营造全员参与清收不良贷款的氛围,枞阳县农行在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开展不良资产百日清收和保全活动。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火电行业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公事业,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比重一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资源保护程度。电力工业同时也是资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和电网,在建设生产运营中都需要占用和消费大量资,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煤、石油、燃气等各类能源,同时需要向境排放总量比较大的污染物,在我国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基本情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重化工业阶,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发国家大得多,能源消费进入了新的结升级阶段,电力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务院原则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纲要(2004—2020年)…  相似文献   
109.
全球气候变暖从一个科学问题转向政治问题,目前正在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巨大商机,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随之成为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自然受到来自国际社会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活动,并努力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0.
《中国风险投资》2003,2(4):108-113
大中华区著名创投专业研究与顾问公司Zero2IPO清科公司近日宣布:经历了第二季度SARS疫情的冲击之后,中国创业投资的活力迅速恢复,第三季度的投资总量大幅度上扬;调查范围内共有28家中外创投机构对30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已知投资金额4.86亿美元,超过上半年的投资金额总量。在剔除了个别投资金额的极大值的影响,并综合考虑了其他指标的基础之上,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认为,第三季度的投资活力略强于今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