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10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79篇
经济学   284篇
综合类   95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06篇
农业经济   207篇
经济概况   44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统筹城乡     
三农问题堪忧城镇化的过程本质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是要看农民是不是减少了。我国城镇化目前总体上处于初级水平。城市化一定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和条件。现阶段中等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要重点研究。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把房子和工厂都种到农村去了。卫星都能上天,农村一点事都解决不了,这怎么行?  相似文献   
102.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正在消除因户籍所造成的个人身份歧视,但是户籍制度改革步子还迈得太小,它根本上不能满足中国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  相似文献   
103.
谢泽锋 《英才》2012,(12):120-121
中国采取先进行工业化的做法,导致城镇化远远滞后,还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积重难返。纵观各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6月启动全面户籍制度改革。本调查报告通过对转户农民工群体的实地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重庆此次户改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覆盖。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而新生代农民工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要求更为迫切,更加渴望成为真正的市民。  相似文献   
106.
陈旭  赵杰 《北方经贸》2010,(10):43-44
自2004年珠三角地区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以来,2010年春在东南沿海地区又一次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民工荒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解决的对策是:调整暂住政策;户籍政策与相应的社会保障相分离;改革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7.
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在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上是划时代的一步,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中国户籍制度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提出地方政府应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新疆金融》2013,(1):1-37
全国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其围绕"三纵两横(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发展城市群和中小城镇、放宽中小城镇户籍的理念恰与我们的判断一致。我们的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化率的提高,其更重要目标是发展"三纵两横"超级城市群(尤其是60万人口以上县、中心镇等中小城市群),特别关注"半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存量的深度城市化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也是爆发增长的突破点,然后才是增量城市化。新型城镇化主要由以下六个支撑:(1)产业产能合理再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三纵两横:沿海产业升级转型,布局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中部布局产业承接转移黄金十字架;西部布局能源和地缘中心;贯通以现代交通体系,包括高铁、重载货运铁路、高速公路网、油气管网、智能电网等。(2)户籍制度改革——放开二线城市及一线城市周边卫星城镇户籍制度,给予已经转移至城镇的农民工市民身份的确认,并吸引农村人口进一步的转移,同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均等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3)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降低房价,提高农民土地补偿,同时,盘活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将中国农业向集约化发展。(4)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地方"土地财政"的困境,推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完善房产税扩展、营业税改增值税推广等。(5)城市管理体制和能力升级——提高城市化质量,防止"贫民窟"出现,包括加强交通、水、电、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管网,节能建筑换环保等等。(6)农业现代化——城镇以外,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产农田,农业经营体制转型,统一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当然,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也将面临众多的挑战与障碍,主要在于贫民窟隐忧、老龄化挑战和资金来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9.
户籍制度与经济增长中的贫困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斌 《开放导报》2009,(1):103-106
户籍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推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可以相互替代,户籍制度促进了物质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更多体现了互补性,而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使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0.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争夺成为了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人才制高点。谁就能在这一轮角逐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