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46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796篇 |
工业经济 | 390篇 |
计划管理 | 1879篇 |
经济学 | 800篇 |
综合类 | 359篇 |
运输经济 | 90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1057篇 |
农业经济 | 569篇 |
经济概况 | 613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0篇 |
邮电经济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468篇 |
2013年 | 368篇 |
2012年 | 501篇 |
2011年 | 695篇 |
2010年 | 649篇 |
2009年 | 715篇 |
2008年 | 993篇 |
2007年 | 624篇 |
2006年 | 342篇 |
2005年 | 339篇 |
2004年 | 256篇 |
2003年 | 233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随着金融服务业务和金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复杂,操作风险损失也越来越大。据有关研究表明,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国内外媒体公开披露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就高达71起,累计损失金额高达29.6亿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之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改善银行内部审计。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2.
43.
44.
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对贷款业务的内容作了重大改革: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将不良贷款从原来的“两呆一逾”贷款改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规范了抵债资产取得和处理的会计处理;明确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核销及报表列示等内容。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增强金融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制度用贷款损失准备取代了原来的贷款呆账准备,两者实质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制度。一、计提范围不… 相似文献
45.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亮点”
(一)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是此次修订的重点。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其目的是减少上市公司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开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6.
抵债资产是借款单位(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宣告破产,经合法手续清算后,通过借款人、担保人、债权人三方协商或申请法院诉讼、仲裁机关仲裁等方式,使债权人通过以物抵贷方式受偿并依法取得产权或处分权的财产,是金融机构弥补贷款损失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相似文献
47.
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账准备的资产,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销的准备应允许企业做相反的纳税调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可按提取坏账准备前的账面价值确定可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金额。然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收益。会计政策与所得税税收政策的差异造成了税前会计 相似文献
48.
49.
50.
企业预期违约的可能性是商业银行度量企业信用风险的出发点.是预期损失模型中的关键变量。所谓违约,是指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破产或重大的资产重组行为。企业是否违约.与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企业的债务构成与银行债权的求偿等级.以及企业资产的类型和变现能力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