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0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985篇 |
工业经济 | 172篇 |
计划管理 | 1019篇 |
经济学 | 1305篇 |
综合类 | 509篇 |
运输经济 | 20篇 |
旅游经济 | 8篇 |
贸易经济 | 1311篇 |
农业经济 | 184篇 |
经济概况 | 906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4篇 |
邮电经济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218篇 |
2020年 | 198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637篇 |
2013年 | 672篇 |
2012年 | 790篇 |
2011年 | 1071篇 |
2010年 | 767篇 |
2009年 | 864篇 |
2008年 | 1130篇 |
2007年 | 735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181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0年,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主线之一,是从2008年底以来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环境下所采取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退出,回到正常环境下的正常化的宏观政策。这个退出过程受到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而且正在呈现出 相似文献
3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2):154-154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我国4月份贸易顺差114.23亿美元,较3月份1.39亿美元大增112.84亿美元。今年前4月累计贸易顺差102.27亿美元,同比减少32.8%。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市场参与情况、基础资产情况、不同类型银行发展情况、ABS参与度、市场竞争程度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践成效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提升了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资本充足率和运营效率,消极影响是降低了银行的运营稳健性和资本市场估值。(2)上述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资本充足率和运营效率的积极影响就越大、对其资本市场估值的消极影响就越小。此外,本文还发现,改善盈利能力和改善资产质量,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动因。最后,本文根据分析内容和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35.
基于中国股市微观结构的流动性与执行成本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分析中国股市的交易制度、流动性和执行成本后发现:(1)在佣金和交易税相等的条件下,B股的知情交易者执行成本普遍大于A股,导致B股的流动性小于A股,买卖价差显著大于A股,表明投资者对B股交易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2)一旦控制住执行成本中普通交易者对知情交易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A、B股买卖价差的区别就消失了。因此,证券管理部门应在B股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在微观结构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交易监管系统,从而提高B股的流动性并降低其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3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演化发展,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为更好把握其中的规律,透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黑箱.文章将互联网金融与货币供需模型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选择2011-2018年中国75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1-2013年,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有助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不显著或作用有限;2013-2018年,互联网金融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制约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作用显著;异质性研究: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经由非上市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优于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37.
中国近期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学者对我国通胀现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观点各有不同。现将学术界代表性观点综述如下。一、学术界对于我国通胀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38.
主动负债发展会带来商业银行间融资增加,通过分别设立模型研究商业银行间净融资规模增加和不同期限互相融资规模增加两种情况后,可以得出主动负债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1)净融资规模增加后银行流动性改善,资金投放规模增加;融资环境改善后商业银行备付金率可降低,流动性进一步提高.(2)商业银行彼此融资后,在不同期限资金投放业务上成本不同的银行会发挥各自相对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促使银行总收益增加.在上述微观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金融环境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主动负债发展能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金融市场、促进货币创造等宏观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39.
以实体经济的部门瓶颈制约模型、货币视角的资产市场均衡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部门瓶颈制约明显,产品供给弹性低,当需求短期内增加,农业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特征明显;同时,当货币流动性出现过剩,充足的流动性会将结构性通货膨胀推向更高水平,国内货币流动性、外汇储备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