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约瑟夫·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鼻祖,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1901—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学,师从庞巴维克,后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他经历丰富,一开始在大学任教,后短暂出任过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也曾担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后,他重回学术界,1932年移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至1950年逝世。  相似文献   
112.
为清晰地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过程及机理,通过建立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限分别是3年、2年、3年、5年、3年,且对经济增长作用分别表现为促进、促进、抑制、抑制、促进。从各期影响来看,除中部一直表现为抑制经济发展外,其他地区普遍表现为从滞后2年后对经济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之后效应逐渐减弱。所以,不同区域应该充分利用彼此间经济波动的时期差,做好相应的准备,努力克服经济波动的减损效应。  相似文献   
113.
高兴 《空运商务》2014,(12):21-24
一、航空联盟与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可以分为“协同”和“创新”两方面来看,协同,顾名思义是多方在基于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等共同合作。由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知创新的内容包括引进新产品,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开辟新市场或引入新的生产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14.
《新经济导刊》2014,(1):106-106
“创造性破坏”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著名的理论,当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地淘汰旧的技术与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电器之于火器、汽车之于马车、个人计算机之于照排系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破坏”,旧的体系完全不复存在,新的体系随之取代。  相似文献   
115.
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认为经济增长是依靠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创新模型中加入资本积累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拟合现实经济特征,解释经济增长的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修正的熊彼特增长理论,通过建立VEC模型分析福建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以期得出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企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排除体制的因素外,关键就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运用系统观点从战略高度探究技术创新的模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技术创新,开展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7.
李迎芝  李怀峰 《特区经济》2013,(11):231-232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创新已逐步成为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纽带。创新作为实现发展的灵魂与驱动力,其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在此背景下,概述了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从中得出其创新理论对我国企业的一些启示。这对于目前促进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8.
自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给出了创新的含义后,创新理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创新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相似文献   
119.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垄断和竞争哪一种市场结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实践中我国一方面提出要通过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企业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文章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0.
王勇 《商界领袖》2004,(3):109-111
创新概念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Innovation),又称创造和革新。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883—1950)的”创新理论”。1912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论》正式出版问世。在这一著作中,熊彼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并闻名于西方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