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创新目标从市场逻辑下的经济价值主导转向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混合型使命驱动,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意义;科技创新场域逐步从经济场域转向公共社会场域,立足创新驱动的商业型创业与社会创业的双向嵌入实现混合型创新;科技创新关键主体构成逐步从熊彼特主义下的市场企业家、创业者与科学家驱动的创新转向群体大众,个体精英主义转向群体大众主义;科技创新的竞争逻辑逐步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与价值共创共生;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逻辑从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强选择性逻辑转向优化大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与创新基础设施的普惠性与功能性逻辑。更为关键的是,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范式要真正意义上走向后熊彼特主义下的公共创新、人民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向“政府—社会—企业”三重创新主体驱动的创新范式转型,构建并完善区域创新协同合作、产业跨界融合与深度赋能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2.
不断演变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深刻地改变了不同地区的产品出口结构,然而我们尚不确定其对于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文章从李嘉图效率(产品专业化)、熊彼特效率(产品创新潜力的多样化)和凯恩斯效率(产品需求潜力的多样化)三方面讨论了出口产品构成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李嘉图效率减弱了地区抵抗冲击的能力,而凯恩斯效率与熊彼特效率提高了地区面对冲击的抵抗能力与恢复速度,其作用机制分别是提高地区出口规模增速和创造性破坏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产品构成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学为基础行业占比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影响。文章为测度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理解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对经济韧性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203.
熊彼特时代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创新主体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本文基于对企业交易属性的现代契约理论之局限和企业理论主体演变之趋势的综述分析,结合后熊彼特时代特征,聚焦企业员工的生产属性,探索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主张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是知识生产能力,企业的目标由交易成本最小化转为价值最大化,且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基于对企业员工契约理论内涵的阐述,进一步分析该理论的深化应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04.
在我国ESG评价体系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我国服装制造业绿色创新仍面临政策扶持不足、GSCM参与度低、组织结构的“非绿色化”及绿色消费环境欠缺等诸多困境,从而导致其ESG表现欠佳。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为基础,从ESG驱动下的GSCM战略视角出发,分析了推动我国服装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多方驱动机制,并从完善绿色产品的财税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绿色企业组织结构及营造绿色消费社会氛围四个维度提出我国服装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具体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5.
基于中国2005~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创新理论和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构建渐进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减排效应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明显降低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还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碳排放;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创新,产生技术效应、配置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减少城市的碳排放。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生态效应,升级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6.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正处于由粗放型经济转向生态型经济发展的阶段,而生态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需要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予以实现.基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农业产业生产趋势,分析了产业创新对未来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提高土地利用配置能力,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培育农业产业人才可以有效推进生态农业稳健发展.研究方法上融合了熊彼特创新发展理论与杜能农业生产圈,创造性地将熊彼特五个创新情况与我国生态农业现状结合分析,对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以期对新时代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生态型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