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8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99篇
经济学   109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97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15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该不该加息     
《时代金融》2004,(11):1-1
<正>进入9月,随着美国第三次加息和中国国内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连续上涨,8月份,CPI同比上涨5.3%,已经连续三个月在5%以上,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实际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为负,与一年期贷款利率相比,实际利率也连续2个月几乎为零。于是,中国该不该加息成为各界人士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也令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关注。  相似文献   
72.
经济增长、幸福感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和各地级市统计公报的数据,通过考察经济增长和幸福感对人们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探索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人口特征变量之后,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率并不影响人们是否参加群体性事件;失业率对人们是否参加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影响,失业率越高,人们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越大;物价指数对人们是否参加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性影响,物价指数越高,人们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幸福感对人们是否参加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性影响,人们幸福感越高,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越低。将样本按照收入划分为低收入样本和高收入样本,结果发现,失业率对低收入人群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程度要低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物价指数对低收入人群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幸福感对对低收入人群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程度要低于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CPI、M1和上证指数的年度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的关系。经过检验,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CPI的上涨和M1的增加都会刺激股价的上升。  相似文献   
74.
我国自2003年摆脱了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之后,各种物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也不断地创出新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CPI快速上扬,尤其是在6—7月份爬上了5%以上的高位。目前,尽管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降临与否还存在着争论,但物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物价的持续上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企业存货的影响尤为明显。本将就物价的持续上涨对企业存货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毛瑞丰 《市场周刊》2004,(12):69-71
章认为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关键在于我国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进而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探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机理和经济意义。最后,就我国目前物价指数逐步走高、新一轮通货膨胀可能到来的态势,提出了通过实现消费需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观点采撷     
《海峡经贸》2003,(5):55-55
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提出,近几年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主要不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主要在资产市场上,因此不表现为物价指数的上升。  相似文献   
77.
78.
《宁波经济》2009,(6):M0001-M0001
5月份以来,对于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回暖的争论不绝于耳。从近期披露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物价指数、进出口等基本符合预期,但在微观的企业资金链、发电量等方面,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相似文献   
79.
1980年代以来,吴承明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①计量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史研究中更好地展开横向的国际比较和区际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纵向的异时段比较,可以使我  相似文献   
80.
为何量化宽松(QE)和物价稳定可以在美国和平共处?为什么美联储印了那么多钱,都没有造成通胀抬头?在过去五年中,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年增长率只有1.5%。美联储更喜欢的通胀指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的增长率也只有1.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此期间,美联储买入长期债券的操作手笔之大前所未有。美联储买入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