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财政金融   416篇
工业经济   241篇
计划管理   614篇
经济学   1553篇
综合类   495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772篇
农业经济   295篇
经济概况   7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焊接机器人是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焊接设备,其主要优点在于其稳定性和能够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率,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电站锅炉制造中集箱是承受高温高压的重要部件之一,在集箱壳体全长通常焊有大量密排的接管,有的是长度小于300mm的短管接头,有的是弯成一定形状的长管接头。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集箱长管接头的焊接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焊条电弧焊的水平上,焊接机器人的采用可以消除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来临,凸显出高科技搭上知识经济快速列车的征兆,在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和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时间方面展示出美好的前景。以信息、技术和学习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为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开创了新的里程碑。面对这一新时期,更需要有个增值,适宜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推进经济活动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技术上说,“科技进步”是一个过程,系指运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从经济学上说,“科技进步”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它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即体现为资源的节省,即所耗费源的减少。本文提供一个数学模型,来说明“科技进步”是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工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其工业增长却是粗放的。本文试图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此进行测定,发现问题所在,为浙江省工业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对云南省33个工业行业的基尼系数测算可知,云南省9大地方化优势产业都是传统资源型产业。一般来说,地方化优势产业具备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与非传统型产业相比,云南省的地方化传统型优势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否也较高呢?本文对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得知,即使是传统资源型行业,一旦形成集聚洗势,其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非传统型非优势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区域产业的发展不一定非要发展那些高新产业或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结合先天的资源优势和后天的集聚优势,传统资源型产业也会创造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2006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5%左右,与改革开放26年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接近。因此,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