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财政金融   416篇
工业经济   241篇
计划管理   614篇
经济学   1554篇
综合类   495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772篇
农业经济   295篇
经济概况   7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交通行业是一个资本高投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尽管中国改革以来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还鲜有从生产率视角对该行业的研究。本文应用Malmquist-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交通全行业及四个主要部门1980—2005年间的生产率变动,并引入Bootstrap-DEA方法估计了技术效率变化及其置信区间,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测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交通行业TFP增速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显著下降;2000年之后,交通各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大幅度上升,技术效率继续下降。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2.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令人瞩目的增长已经吸引了许多的注意,并由此引发了这一领域内大量文献的出现。这些文献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重新考察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作用的争论,对生产率增长提供了一个最新的估计,并由此有助于理解近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文的目的是提出并应用一种增长核算技术,来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尤其是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关于后者的发现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893.
交通行业是一个资本高投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尽管中国改革以来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还鲜有从生产率视角对该行业的研究。本文应用Malmquist-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交通全行业及四个主要部门1980-2005年间的生产率变动,并引入Bootstrap—DEA方法估计了技术效率变化及其置信区间,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测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交通行业TFP增速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显著下降;2000年之后,交通各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大幅度上升,技术效率继续下降。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4.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考察我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古典增长函数,运用我国1993至2006年数据测算了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散点回归方法分析了地区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表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认为出口商品结构不同是引起地区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作用不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5.
文章以非参数DEA的修正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年~2010年我国区域工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造成近年来我国区域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前沿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创新效率的下降;无论从省际层面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我国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有逐渐缩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96.
朱敏 《中国新时代》2012,(10):86-88
若想实现"创新驱动",必将"改革驱动"进行到底。因此,重启改革议程、凝聚改革共识,显得迫而切之。而对中国来说,既要深化经济领域的革新,亦要从人文的高度,更深层次地审视社会危机和体制问题,以改革的逻辑构建"动态和谐结构"  相似文献   
897.
通过理论推导揭示时变产出弹性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在计量上的差别,本文提出估算时变产出弹性的简单公式和直接估算技术进步的方法,根据解析几何原理提出计算总量生产函数各变量导数的几何微分法,并测算了1978~200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测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产出弹性改变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8.
本文基于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考察经济转轨与市场开放过程中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市场竞争与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开放激发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进入退出和动态竞争过程;通过竞争的激励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入退出促进了总量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的结果亦表明,在政府干预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位企业之间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仍然较低。继续推进开放竞争对于工业部门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9.
区域间贸易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的地区市场销售行为。给定贸易成本和市场规模,企业能否进入区域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异质特征。基于新近发展的新新贸易理论和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个独特企业调查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影响中国企业进入国内区域市场行为的因素。回归估计显示,在控制了双边地理距离和销售省市区的市场规模以及多个维度的固定效应之后,企业进入国内区域市场的可能性随着其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企业的规模、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年龄、出口和广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0.
《北方经济》2012,(21):49-49
庄健:中国经济回暖势头越发明显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稳中向上。"他说,9月份、10月份中国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增速都在回升,而11月份汇丰PMI的初值预示着,11月份的经济数据可能会比10月份还要好一些。对于经济增速在最近两个月出现企稳回升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