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66篇
财政金融   414篇
工业经济   241篇
计划管理   610篇
经济学   1552篇
综合类   495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764篇
农业经济   295篇
经济概况   7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其国内外理论模型分析两个方面对学术界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42.
宁波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其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Co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宁波市1988—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宁波外贸增长中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结果表明:宁波的对外贸易增长主要靠资本拉动,而全要素生产率对宁波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小。  相似文献   
943.
This paper analys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its decomposed indexes, i.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by employing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based on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pproach. Using panel data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5, we estimate the influence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kages on TFP and its decomposition indexes by controlling R&D and exports indexes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D and expor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FP and that FDI inflows lead to positive spillovers significantly in general mainly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esulting from backward linkages; however, forward linkages have no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while horizontal linkages promote TFP through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which has quite different influencing modes compared to that of backward and forward linkages. The grouping regress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have different conductive mechanisms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levels, industry concentrations and export dependency indexes. Translated and Revised from Shijie Jingji 世界经济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2008, (8): 20–31  相似文献   
944.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determinants of energy productivity based on a basic economic growth model. Using panel data including 29 provinces from 1995 to 2007, we find that energy productivity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dustry sector share in GDP and the state-owned sector share in GDP, and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icity share in energy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s a big gap of energy efficiency among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induc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ucture from the industrial sector to service sector, prompt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dominated by coal to diversified cleaning energy.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对吸收外资溢出的影响。我们发现:(1)企业层面外资份额及其控股与否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随生产率水平递增;(2)私营企业存在着吸收外资水平溢出和后向溢出的生产率"门槛"效应,即吸收能力的差别;(3)下游外资控股企业的溢出促进了上游大部分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而非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则对上游生产率较低的私营企业有负的净效应。私营企业面临的外资竞争格局正从各方面形成,而私营部门内部生产能力分化也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946.
匡敏 《消费导刊》2009,(3):55-55
一、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概况(一)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  相似文献   
947.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基于指标化的分析,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长期错位推进,致使我国农业现代化陷入家庭经营内卷化、小农经营兼业化、大户经营资本化的发展困境。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务必要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渐进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挖掘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48.
玉米作为辽吉两省粮食产业中的重要粮食品种,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发展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此现实背景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对辽吉两省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比较辽吉两省玉米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时序变化,才能为今后制定玉米生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33,自引:9,他引:124  
彭国华 《经济研究》2005,40(9):19-29
本文在测算和分析1982—2002年省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基础上进行TFP的收敛检验,并与收入(劳均GDP)的收敛模式做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TFP解释了我国省区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我们应用OLS、PanelData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DynamicPanelData(一阶差分GMM)方法进行收敛检验,得出的结论是:TFP与收入的收敛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只有条件收敛,但是TFP的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且,我国TFP与收入的收敛模式与世界范围的TFP和收入的收敛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50.
涂正革  肖耿 《经济研究》2005,40(3):4-15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年下降 7个百分点 ,这既是挑战 ,也是反映今后企业通过追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潜力。 (四 )企业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对TFP增长几乎没有贡献 ,年均贡献仅为 0 . 0 2个百分点 ,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TFP的贡献也仅为负 0 . 3 3个百分点 ,这与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的影响相比都微不足道。分析表明 ,前沿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企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 ,导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世纪之交的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正经历着一场以前沿技术进步及追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