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234篇
计划管理   518篇
经济学   85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07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55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与传统的充油瓷套管不同,它的设计思想独特、结构新颖;目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电缆终端头绝大多数均为充油产品;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高压电器的结构非常简单,这种结构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2.
针对6--35KV配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其电缆线路的增加,网络的电容效应也随之增大,研究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补偿单相接地电流,已是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本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SF6电流互感器在现代电网中被广泛应用,SF6电流互感器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尤其是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本文结合实际发生在南方电网中的一起事故,分析研究SF6电流互感器因设计缺陷原因引起的故障,并从运行的角度研究一些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指出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接地故障是导致电气火灾和人身间接触电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接地故障危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5.
无论是任何设备,在使用时间长的情况下,都会产生机械部分磨损老化,电气元件损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生产,又其是大型设备的检修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双机改单机就要做出相应的电气改造,电压、电流力矩和相关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6.
刘兰 《新西部(上)》2007,(3X):199-200,223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变电所内高压设备的主要保护,但由于其二次接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往往会导致有关保护的误动;正确分析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差动保护原理,测量变压器差动电流保护二次接线中各参数相量,从中找出规律,便可以校核实际接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7.
随着变电站容量的不断扩大,对接地网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由于以前地网设计中很少考虑地网腐蚀状况,现在因地网腐蚀所造成的事故不断出现,本文就接地网的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28.
《价值工程》2013,(11):26-27
文章通过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引出了适用于火电发电厂消除谐波危害的有效措施,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并且提出了计算谐波电流的经验公式,使得APF的选择更加合理,从而更有效地减小谐波的危害。  相似文献   
29.
电力是现代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能源,尤其是在很多工业生产中,必须要保证在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环境下才能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益。然而若单单以电力公司的输配电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途径,必然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厄尔难以保证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为了能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工业企业就必须要自备一些固定的供电电源,其中直流大电流电力变流装置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供电电源。现本文就主要研究分析了该供电电源装置柜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文化的传播总体上来说是强势民族文化向弱势民族文化传播,但个别文化元素的传播可能是逆向的。文化的传播或涵化只有在存在文化差异(也即文化势差)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只有文化差异没有文化传承者的接触也不会产生文化的传播或涵化。但这种接触可以是文化传承者(人)的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场"的间接接触,接触的密切程度由若干因素确定。文化传播或涵化强度可以采用渗流理论(v=ki)或电流理论(I=V/R)来表达;接触的密切程度可以用渗透系数k或传导阻力R来表示,接触程度越紧密,文化传播或涵化的强度越大,即渗透系数k越大或传导阻力R越小;文化差异(文化势差)可以用水力坡降i或电势差V来表示,文化势差越大,文化的涵化或传播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