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797篇
经济学   357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9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2篇
农业经济   1154篇
经济概况   18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 农家利用庭院养泥鳅,占地少,易养殖,省劳力,投资少,效益大。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址。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要求坚固,不渗漏。底铺30cm爬泥供泥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并作拦泥鳅逃跑设备。 二、清池消毒。100m~2用10kg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并适量施些粪肥,以培肥水质。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河蟹养殖的发展,如何提供质优量多的幼蟹,是水产养殖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望江县武昌湖渔场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基本掌握了池塘幼蟹养殖技术,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 现就本场的幼蟹池塘养殖技术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 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虾池混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养殖设施提高虾池利用率。且杂色蛤生长迅速,适应力强,养殖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收益大,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现在将本地区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的选择,根据杂色蛤的生态习性,选择养殖池最好为软泥底或半沙底,且进排水畅通,水质无污染,有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海水比重在1.016—1.020之间,面积20—100亩均可。  相似文献   
14.
各种果品在运输储藏过程中,均因患有不同的病害而造成损失或严重损失。发病率或损失率可达10~3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5.
16.
<正> 三、败酱草 败酱草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芽,为败酱科植物黄花龙芽和龙芽败酱。败酱草喜湿润的环境,较耐严寒,多生于林缘、山坡、路边的潮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的一些省份。全草夏秋采割,采后洗净晒干打成草粉,草粉细度要求80目过筛。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一般栖息于中、下层水体,也时而到上层觅食(人工饲养的草鱼,经驯化已到上层觅食),性活泼,游泳快,力大性刚。天然生长的大草鱼可达50公斤以上,在家养池塘也可高达15公斤。  相似文献   
18.
《致富之友》2004,(5):39-39
主要病害及其病原菌的存在部位:1、猝倒苗病原菌潜伏在种子内部;2、立枯病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部,菌核附着在种子表面:3、辣椒细菌性斑点细菌附着在种子表面;4、辣椒病毒病存在于种子表面;5辣椒绵疫病存在于种子内部;6、辣椒黄萎病存在于种子内部。  相似文献   
19.
<正> 利用冬闲田养鱼,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由于收稻时不排水,收稻后加深田水,使稻茬、稻根腐烂分解,变成养料,加上田中有杂草、落谷与一些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可为鱼类摄食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20.
<正> 春季是亲鱼性腺成熟的重要阶段。从开春到产卵,亲鱼体内的养分将大部分转移到性腺发育上来,使之从Ⅲ期顺利发育到Ⅳ期直到成熟。所以春季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十分关键。只要加强亲鱼的培育,才能满足其性腺发育需要,促进亲鱼适时成熟,顺利产卵。其培育技术是: 一、提早分塘。调整放养密度和品种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