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06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财政金融   13726篇
工业经济   4661篇
计划管理   21488篇
经济学   14225篇
综合类   6861篇
运输经济   895篇
旅游经济   153篇
贸易经济   15609篇
农业经济   4384篇
经济概况   152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1篇
邮电经济   154篇
  2024年   449篇
  2023年   1742篇
  2022年   1943篇
  2021年   2360篇
  2020年   2280篇
  2019年   1728篇
  2018年   615篇
  2017年   1504篇
  2016年   1876篇
  2015年   2818篇
  2014年   6564篇
  2013年   5354篇
  2012年   6172篇
  2011年   7367篇
  2010年   7259篇
  2009年   6635篇
  2008年   7733篇
  2007年   6828篇
  2006年   5634篇
  2005年   5523篇
  2004年   4179篇
  2003年   3785篇
  2002年   2686篇
  2001年   1884篇
  2000年   1031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对我国社区治理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公众参与正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国家上下开始大规模的进行社区改革,而要真正解决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提高社区治理的能力,就必须更加深入社区,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试点和加速阶段。国企混改主要有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整体上市三种典型模式。2013年至今,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推进,不同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渐受重视。文章从国企混改模式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成功完成一种或多种混改模式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观察样本,聚焦不同混改模式对2016—2018年公司治理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典型模式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3.
<正>一、前言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纽带,既是企业的监督者,也是职工利益的维护者,是代表职工的群众组织。国有企业的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对各级工会的运转、履职和服务职工的水平都会造成影响。在当前我国市场环境日趋活跃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国有企业的工作也需要对该方面情况进行考虑,及时进行工作调整,  相似文献   
34.
35.
现行量刑指导意见提供的量刑方法仍然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式,对量刑情节并不区分责任刑情节和预防刑情节,导致量刑过程虽然简便但太过粗糙。消极的责任主义在量刑领域发展出"点与幅"两种理论,"点与幅"的争论已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双方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己方理论的优势和对方理论的缺陷,在争论中留下了许多闪光的精华。吸取双方的理论经验,在我国的量刑指导意见中区分影响责任刑的情节和影响预防刑的情节,并通过按比例适度突破责任刑和量刑情节类型化两方面改良我国的量刑指导意见,可以更好地发挥量刑工具理论提供量刑依据、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和提高司法效率的理论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3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实现了由传统封闭社会向现代开放社会的重大转变。在特定历史条件下,1978年之前的对外开放受限多、规模小、发展慢。1978年之后,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由渐进推进到全面升级的中国开放模式。特色鲜明的中国开放道路及"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经验丰富了人类社会开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国内主要矛盾变化,要着力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不断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