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60篇
经济学   137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2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基于收入来源的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主要是由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比重及其变化的差异决定的.缩小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应加快低收入省份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强低收入省份的交通、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和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92.
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一直呈现较大幅度的周期性波动,长期来看,农业具有增长趋势,不同阶段的农业增长有起有落。以1952~2011年间(1952年为基期)的农业总产值定基指数为原始数据,采用农业的7年期中心化移动平均增长率来表示农业的长期增长,以农业增长率的7年期滚动标准差系数度量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建立基于1956~2008年期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首次从一般意义上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周期性波动对农业长期增长趋势的影响,试图对农业周期性波动是否会影响农业长期增长趋势以及如何影响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农业的长期增长具有正面影响,不同区域不存在异质性。从分段样本考察结果看,不同阶段由于农业制度变迁导致二者关系发生了变化。1981~1990年和2001~2008年两段期间由于先后实行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导致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农业的长期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其余期间表现为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93.
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了1983—2003年我国省际间农民的收入不平等,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及其变动进行了分解,按不同区域对泰尔指数进行了分解,最后使用收入转换矩阵度量了收入变动程度,从而考察收入不平等的时间依赖性。结论是从收入构成上看,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源于收入结构效应;从区域上看,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且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带有越来越强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94.
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主要是由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比重及其变化的差异决定的,缩小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应加快收入省份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强低收入省份的交通,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和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95.
从GDP、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环渤海各省市区经济存在非平衡发展问题。综合环渤海4省2市1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进行分类得出:北京、天津属经济发达的第一梯队,山东、辽宁、河北属经济较为发达的第二梯队,山西、内蒙古属经济欠发达的第三梯队。  相似文献   
396.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省际差异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测度存在颇多争论,关于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也存在不同意见,本文试图就这两点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并以此为据,对被学者们忽视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另外,在谈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程度时,人们往往只注重绝对的城市化率,忽略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及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分析,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用非农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比较分析城市化发展水平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397.
李仁宇 《企业家天地》2007,58(12):24-25
当前我国城镇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强,表现为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和失业率的不断上升,省际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迁出地迁入地城镇劳动力的供给数量。研究发现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来源于农村隐性失业高的地区,省际人口迁出改善了迁出地的就业状况,但并没有对迁入地失业率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原因是迁入地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得到了较强发挥。  相似文献   
398.
吕勇斌  陈丽红 《现代经济》2007,6(11):58-59,86
中小企业已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本文通过构建一系列的比较指标,对比分析了浙苏鄂中小企业发展差距的大小。结果表明:与浙苏两省相比,中部湖北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这是造成湖北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组织因素。要尽快缩小与发达省份的经济差距,湖北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9.
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是一个省际边缘镇,它具有省际边缘镇的一般特点及优劣势,其旅游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丰富,金丝燕窝品质优良。从桥头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燕岩品牌创立的过程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燕岩品牌建设;构建跨越行政区域的旅游线路和省际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400.
安徽省人口跨省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向集中、备研究单元人口省际净流出规模和比重差异明显的特点。文章利用安徽省2001—2012年以县(地级市区)为单元的面板数据,以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为图变量,以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为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定量模型。研究表明:两者呈指数递减关系,随着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均GDP比值升高,各研究单元净流出率呈指数趋势下降;利用历史分析方法发现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回归系数绝对值在下降.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人口流动对经济因子的敏感性在降低;通过横断面分析发现经济欠发达的皖北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因子的敏感性大于经济发达的皖南地区。研究还表明人口流动是区域发展差距导致,从财政、土地、基础设施、税收、管理服务方面创造承接转移产业和发展内生产业的积极条件,是提高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留住发展要素,吸引人口回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