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1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203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74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79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129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角度出发,分析现状,探讨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特别是突发危机传播中,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把SARS看穿     
  相似文献   
63.
购房者知情权来源于消费者知情权。它是购房者和业主其他合法权益的前提和保障,我国的购房者知情权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地方立法体现出对购房者知情权的尊重与保障。本文通过法律考察和经济分析的视角对我国购房者知情权的确立和保障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4.
彭霄航 《魅力中国》2011,(8):393-393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纠纷的增多,患者们的维权意识也渐渐增强,作为医疗事件载体的病历与患者的权益息息相关,也成为了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分析病历对于患者的概念来阐明妥善保存病历是在医疗纠纷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险理赔中的证明构成要件:同时论述了患者对病历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重点从患者角度探究通过哪些途径妥善保存病历以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最后提出实践中在法律适用方面出现的疑点问题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5.
高妍妍 《改革与开放》2012,(15):27-28,34
知情权是公民所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公民的知情权,体现了现代民主与文明的要求.向社会及时公开重要信息,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体现.尊重公民知情权应作为一种常态. 知情权与信息公开 (一)知情权概念界定 关于知情权概念的具体界定,国内外学者是存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66.
目前,城市公交开始大量出现语音视频广告,广告是否侵害了乘客的正当权益也成了一个焦点话题.由于公交公司与乘客之间的交易属于服务消费领域,因此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对公交语音视频广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
手机定位侵犯隐私权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产生的新课题。手机定位业务的渐趋普及、巨大商机和利益诱惑,导致手机定位者的知情权与被定住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需要寻找二者间的平衡点。手机定位。如没有正当行使知情权或授权,会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差强人意.需要对我国手机定位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8.
单振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86-187,189
伴随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部分补偿的收费制度的全面实行,高校学生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部分消费者,进而享有知情权。而教学工作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势必成为高校学生知情权的首要组成部分。明确和保障高校学生的教学知情权不仅是高校学生实现其它权利的前提条件,更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消费已经由传统的存取款、消费贷款向着更为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发展。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时常受到侵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因此,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了全面界定,在分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0.
本文针对在网络高度发达、广大网民问政主观能动性空前高涨,利益表达意愿空前强烈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不透明、信息发布严重滞后,形成了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严重缺失,公众知情权、表达权被人为忽视。网民"民意倒逼",已经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形成了巨大的困惑。这种网络时代下的政府公信力与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关系严重倾斜、不对称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将误党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