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52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295篇
财政金融   11025篇
工业经济   5673篇
计划管理   23073篇
经济学   13336篇
综合类   6984篇
运输经济   1394篇
旅游经济   139篇
贸易经济   15963篇
农业经济   3710篇
经济概况   146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63篇
邮电经济   656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1086篇
  2022年   1018篇
  2021年   1253篇
  2020年   1334篇
  2019年   1405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1380篇
  2016年   1925篇
  2015年   3051篇
  2014年   7367篇
  2013年   6354篇
  2012年   7169篇
  2011年   8204篇
  2010年   7788篇
  2009年   7664篇
  2008年   7524篇
  2007年   6219篇
  2006年   5942篇
  2005年   6174篇
  2004年   3575篇
  2003年   2918篇
  2002年   1941篇
  2001年   1760篇
  2000年   1421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概念,也是蕴涵着美好之意的美学概念。本文论述国民提高美学素质的重要性,并就新时代发展美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认为大致包括: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经济美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美学,以构筑中国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美学,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美学,以风清气正为导向的政治美学。  相似文献   
34.
基于嵌入性视角,分别引入知识转移、合作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深入探究关系质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内在机理。利用277份来自全国多地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型和社会型关系质量均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社会型关系质量通过元素知识和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契约治理模式下,经济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元素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在股权治理模式下,社会型关系质量更倾向于通过架构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  相似文献   
35.
3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则要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研发能力代表着创新,企业只有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改进,才能拥有十分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发展导向。由此可见,自主研发能力在企业运行中所展现出的地位和价值。自主研发是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保证企业拥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直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理念,使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智能化,这也为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等带来深远影响。探索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政府实际工作中对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决策能力、服务质量,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A地区贫困人口调查发现:现行的以收入为基础的贫困退出考核机制忽视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考核。为提升贫困退出考核的精准性,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研究贫困家庭收入结构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对内力收入和外力收入合理赋权,认为贫困退出机制中应提升内力收入在家庭收入中考核比重,优化贫困退出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9.
40.
2014年年初吉尔吉斯斯坦(以下简称“吉”)经济基本面向好,吉国经济部门曾预计全年增速在8.0%以上,但随着俄罗斯、中亚地区总体经济形势逐渐恶化并在下半年急转直下,吉国经济未能独善其身,且相比中亚其他国家,下降更明显。说明吉国本身经济结构畸形,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稳定性脆弱。吉开放程度在中亚区域最高,更易受国外政治、经济因素影响。但吉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旅游业的迅猛增长。整体经济波动较大,下滑明显据吉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