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468篇
工业经济   494篇
计划管理   763篇
经济学   1019篇
综合类   315篇
运输经济   39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1191篇
农业经济   350篇
经济概况   66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更好制定中部地区碳排放削减策略,对中部六省2007—201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估算,论文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城镇化率以及人口规模六个指标出发,构建碳排放测度及其驱动因素的灰色面板关联模型。在对中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测算碳排放量与其驱动因素的时序灰色关联度和截面灰色关联度,并分省解析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碳排放与驱动因素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口规模、城镇化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率等驱动因素是影响各省碳排放总量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等驱动因素则因各省具体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呈现出差异化特征;近年来,中部地区驱动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整体变得稳定。以上结论为促进中部地区节能减排、构建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92.
在兼顾“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引下,测度2008—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探究“两业”融合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将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碳排放,邻近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对本地区碳排放呈现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两业”融合水平不高且产业发展进程中常常伴随着碳排放的产生,导致“两业”融合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协调控制作用甚微。在国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改变的情况下,西部地区需要加快产业转型速度,加速“两业”融合发展进程,以有效促进碳减排。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构建我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模型,从国家层面、三次产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在研究期间内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但产业碳排放系数与净出口碳排放量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贡献了全国80%~90%的净出口碳排放量。其中,对贸易净出口碳排放贡献较大的行业包括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7个行业。  相似文献   
994.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这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的问题,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应对这一重大挑战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中国选择,不仅能看到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出现碳排放总量趋稳、碳强度降低、隐含碳流动转向、碳足迹不平等的形势与趋向,而且能够发现其重视国际合作、受经济思想驱动、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赞成"自上而下"的减排分配模式的行动逻辑,进而明晰中国在协同环境与经济发展、完善气候法律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强化技术支撑等降碳减排方面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审计深受关注。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内首批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例浮出水面。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把打击数据造假、加强数据监管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相关政策,改善碳排放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基于机器学习中无监督学习方法——K-Means聚类算法为企业构建碳排放审计预警模型,通过识别偏离的异常点,判定企业是否存在碳排放风险;并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为例进行了仿真;最后针对企业数据管理以及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两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预警模型能够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予以量化管制。从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建立来看,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制度和具体制度的构建。基本法律制度又可以分解为确定碳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以及科学的构建总量控制制度。分析目前的基本法律制度现状,借鉴美国加州做法,提出重视基本法律制度的构建及可操作性的办法,使碳排放交易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997.
文章运用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80~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城市化和投资对碳排放强度具有长期影响,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具有短期效应。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依重要程度排序为:产业结构、城市化、能源结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在当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最优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以成本最小化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控制的环境政策机制。目前,中国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出口相应的核证减排量。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出口的核证减排量呈显著上升态势,然而本文认为,当前CDM项目的开发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考虑未来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的增加,当前碳排放权的出口量存在最优规模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最优化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碳交易现状,指出了中国参与其中遭遇的问题与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999.
要:纺织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9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业将面临着怎样的竞争态势?本文对2000-2007年世界纺织品市场结构及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表明,欧美对中国实行的进口限制并未影响到我国在世界纺织品市场上较强的竞争力.8年间行业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竞争力指数三项指标一直在高位运行且相对平稳.从长期看,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政策尚存较大的调整空间,通过出口结构的调整,中国将会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促进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将成“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或许受中国石油实施“目前最大的有关碳交易项目”的鼓舞,今年8月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率先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当天,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同时宣布成立。时隔不久的9月25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宣告成立。中国南方的深圳市早已“跃跃欲试”,而其它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所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