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402篇
工业经济   280篇
计划管理   615篇
经济学   859篇
综合类   262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663篇
农业经济   227篇
经济概况   4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同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中国在为世界各国生产大量消费品的同时,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留在了本国。换个角度说.这实际上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由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亦即碳排放转移)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加强中国对外贸易中碳排放转移问题的对策研究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2.
今年两会期间,京津冀地区大气治污联防联控的话题引起了举国关注。作为我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城市群分布最为密集、产业群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成了制约其整体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如何实现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还京津冀一个蓝天,是当前京津冀一体化中最艰巨和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3.
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热点问题,碳排放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其本质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2012年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介绍国际碳排放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并预测未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大众标准化》2009,(11):59-60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性盛会。10月30日从科技部了解到,低碳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主要的科技亮点。  相似文献   
995.
《上海标准化》2009,(4):40-40
来自全世界的超过250名私人部门专家和公共政策制定者于近期在巴黎参加了名为“国际标准提高能效和减少碳排放”的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996.
国内     
《天津经济》2013,(7):79-80
上海水价将上涨三成阶梯水价推行不易6月28日,上海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21名听证会参加人员、3名消费者替补人员和5名旁听人员决定水价调整的最终方案。上海市发改委公布两套的调整方案均是将目前上海的综合水价从2.8元/立方米提高至3.65元/立方米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模型比较及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数学在经济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同一问题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针对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方法的理论模型与主要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指出各种研究方法(1.情景分析法;2.指数分解分析法;3.结构分解分析法;4.回归分析或MLE法)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局限,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并尝试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8.
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关键在于降低能源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文章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的特点,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拟实现不同地区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9.
采访徐明,你能听到一连串"危言耸听"的观点:"北极通航真有可能";"地球在哭泣,只是我们听不到";"发展低碳经济,更要提倡低碳社会,首先从我们的餐桌做起";"好几个低碳城市退出来了,为什么,原来低碳好听不好用";"不是中国能耗比日本高多少倍,是中国能耗的分母——GDP小,把日本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它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肯定高";"应对气候变化,最现实的问题是适应";"我们的风能中央掏钱,地方政府再掏钱,算笔经济账,得到好处了吗?进口的设备很多没有装起来,装起来的有一半不能正常运行,运行的有一大部分在空转。机器寿命是有限的,要是好的话欧洲还不把火电全关了"。  相似文献   
1000.
观点集萃     
成思危:通过三个层面的努力实现绿色经济7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第三届环保大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积极的环保主义者,要通过政治、经济和技术三个层面的努力实现绿色经济他说,近3年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每年增长40%以上。成思危指出,政治层面上,中国受到国际上很多的指责。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还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这一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中国的累计碳排放仅占全球的9%,人均碳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