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107篇 |
免费 | 474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817篇 |
工业经济 | 5215篇 |
计划管理 | 13859篇 |
经济学 | 11162篇 |
综合类 | 3878篇 |
运输经济 | 975篇 |
旅游经济 | 69篇 |
贸易经济 | 11867篇 |
农业经济 | 7025篇 |
经济概况 | 17783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711篇 |
邮电经济 | 3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1篇 |
2023年 | 1345篇 |
2022年 | 1577篇 |
2021年 | 2239篇 |
2020年 | 1623篇 |
2019年 | 1343篇 |
2018年 | 489篇 |
2017年 | 918篇 |
2016年 | 1277篇 |
2015年 | 2094篇 |
2014年 | 6021篇 |
2013年 | 4830篇 |
2012年 | 6097篇 |
2011年 | 6275篇 |
2010年 | 5166篇 |
2009年 | 5295篇 |
2008年 | 5425篇 |
2007年 | 4136篇 |
2006年 | 4257篇 |
2005年 | 3803篇 |
2004年 | 2998篇 |
2003年 | 3138篇 |
2002年 | 2439篇 |
2001年 | 2256篇 |
2000年 | 1909篇 |
1999年 | 843篇 |
1998年 | 508篇 |
1997年 | 570篇 |
1996年 | 402篇 |
1995年 | 422篇 |
1994年 | 199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274篇 |
1991年 | 332篇 |
1990年 | 180篇 |
1989年 | 18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总结了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比较分析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差异、三地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以及三地科技金融政策与统计体系的情况,得出了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深化科技金融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金融政策对接、优化多层次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建设等三方面建议,进而为有效支持京津冀高新区产业转移及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江苏省作为科技大省,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对于财政科技的投入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财政科技支出为91.52亿元,经过10年,至2017年财政科技支出已经达到436.14亿元,增长幅度为376.55%,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对于全省的科技支出是非常重视的。文章将通过构建DEA技术效率以及超效率模型的角度出发展开具体分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营销者说如果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不能有效地、系统化地、有组织地整合全部资源,达不到整合效应,这样的企业将会消失。2014年,智能手机厂商酷派保持稳定增长,更成为4G黑马。这是因为酷派内部较早启动了4G战略,2011年就已经开始进行酷派4G手机的预研和测试,提前进行技术积累,领先于国内手机品牌。在2013年就确定了"酷派领航4G"的战略规划,市场布局超前,拼抢4G先机。而在2014年,这家多年来依靠运营商渠道立足市场的品牌,也迎来了巨大变革。酷派一分为三,分别成立了针对电商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5,(2):4-6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在过去的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呼包鄂"经济圈创造的经济奇迹,事实证明,"呼包鄂"三市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政治、工业、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被称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创立与发展的历程也是被人们所熟知。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完善,这一经济圈的经济效应也愈发明显,无论是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局限性还是今后的前进方向都值得从中吸取经济发展的经验。本文首先对内蒙古构筑"呼包鄂"一体化经济圈的实践需要及理论支撑作介绍,其次阐述了"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依托与阻碍因素,最后从正负两个角度来重点分析"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兵团25家兵团创新型试点企业,通过建立兵团科技创新体系,指出兵团科技创新型企业现阶段的科技研究水平。并对兵团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发表了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兵团创新企业在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整体素质的力度、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方面有待提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