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05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353篇
经济学   674篇
综合类   326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5篇
农业经济   74篇
经济概况   30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21.
以人为本思想与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社会起源于对宗教哲学“神本”思想的对抗,即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尊重个人自由、独立,侧重于个体意识,宣扬个体间的竞争取向和道德心理上的罪感取向。早期的人本思想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为此,对人的理解由泰勒与麦格雷戈理论代表的“经济人”过渡到梅奥、马斯洛及麦格雷戈理论代表的“社会人”。此后.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因素在管理理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2.
田建中 《经济论坛》2007,(17):114-116
在实证方面,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西方国家一般称为股票股利(stock dividend),过去在上市公司送转股除权(息)日前后的股价行为理论上,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包含Ehon&Gruber(1970)的“税负效应假说”Tax Effect Hypothesis);Kalay(1982)的“短期交易假说”(Short—term TradingHypothesis),以及李存修(1984)提出的“比价心理假说“(Bargain Hunting Hypothesis)等。由于我国的税制规范背景与美国不同,我国对资本利得免税,与美国极为不同,前面的“税负效应假说”与“短期交易假说”均与美国税制有关,并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现况。考虑我国二级市场高换手率、高投机性和股价波动剧烈的特点,“比价心理假说”的理论基础可能较符合我国的证券市场现况,本研究即先以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深、沪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送转股除权(息)日前后的股价行为,之后进一步就相关股价异常报酬是否符合“比价心理假说”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3.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指公司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的行为。所谓IPO发行抑价,是指在IPO发行中,新股上市后的二级市场价格相对其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存在显著为正的平均超额收益现象。按照市场有效性假说,IPO不应该存在超额报酬率,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会使超额利润消失,但实证研究大多支持“IPO具有超额报酬率”的说法。而在中国,IPO高抑价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4.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合,契约关系人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还包括员工、客户、政府乃至社会。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说,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各契约关系人都会最大可能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在财富不变的情况下,强调一方利益,必然会损害另一方利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在契约各方相互博弈中的一种均衡。  相似文献   
125.
本文论述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作用,强调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如何提高经营者和职工的素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中人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26.
李泳平 《经济问题》2007,(10):67-69,73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政府三方相互制衡机制下,各相关利益主体间关系的重构.它的演进层次与实现过程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下"理性经济人"在面临"社会公众"的约束之下所做出的最优选择行动,它既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7.
经济人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目的是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功利并不一定是互利的,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自利行为并不一定会和谐地实现。其实,现实世界的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性,其行为也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因而具有这样两个重要特点:一者,绝大多数人类行为是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互利主义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功利主义;二者,现实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具有圈层扩展的差序性特质而非经济人所假设的平面和机械的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28.
侯学宏 《辽宁经济》2006,(11):110-111
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奠立于1986年,以瓦兹和齐默尔曼的合著《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实证会计研究的宗旨是解释现行的会计和审计实务,并对未来的会计和审计实务做出预测,其研究重点是会计选择行为。围绕这个重点,实证会计理论涵盖如下领域:(1)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CAPM)。该领域主要研究EMH和CAPM的确立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意义。(2)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该领域研究在有效市场假说下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3)竞争性假说的辨识。该领域研究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竞争的机械性假说。  相似文献   
129.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外贸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根据平滑调整假说(SAH),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会随着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基于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间隔3年的边际内产业指数最为有效,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对劳动力市场调整具有滞后效应,但回归分析结果并不支持SAH。随着产业内贸易比例扩大,劳动力的产业间调整增加,而并非产业内的调整。此外,劳动生产率和国内显性需求对劳动力市场调整有很大影响,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内,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影响更加显著,而显性需求和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0.
张骏 《经济视角》2010,(12):7-8
本文将股票市场视作一个非线性系统,从而利用非线性科学的方法来讨论股票市场状态的分类,由此将主流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假说与金融领域针对"异象"所发展的理论成果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同时,在股市状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协同市场假说,进一步给出了股市状态演化的轨迹,并给出了股市状态演化的定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