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81篇
农业经济   206篇
经济概况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马建新 《新理财》2012,(1):42-44
得到精确的茶叶单产分布对准确厘定费率很重要,而单产分布则与茶叶种类、植茶区域、茶园年龄、茶园小气候等均有关系。茶叶作为优质经济作物,对以茶叶为主产区的地区经济尤为重要,目前在进行农业保险的16个试点省市中,很少有地区将茶叶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标的。本文意在以福建安溪铁观音为例,通过构建单产分布模  相似文献   
342.
《江苏农村经济》2014,(8):23-23
近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的多位经销商,总体而言,农民仍然多施用尿素或高氮复合肥作为水稻追肥,施肥方式仍比较传统。对于青椒等经济作物,因为附加值相对大,加之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农民开始有意识去使用水溶肥这种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343.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40-41
一、中化螯合型复合肥、中化硝硫基复合肥 螯合型复合肥:螯合多种微量元素,养分配比更全面,螯合型大分子速溶性好可以冲施,逐步分解,养分更持久,有利于植物全生长过程吸收,广泛适用于大蒜、西红柿、辣椒、瓜果等经济作物,也可在大田作物上使用。中化牌螯合硝态氮系列产品,采用国家专利技术生产。  相似文献   
344.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适宜做食品原料的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如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管理水平低等,致使产量不高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345.
近几年,江苏省常熟市新港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呈现出棉花、水稻、蔬菜、杂粮、苗圃、果树等以经济作物为主导的多样化种植结构。该镇以基地建设为特色,在土地上大做文章,不断挖潜增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科技为动力,打造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以典型示范领路,发展订单农业;以农民增收为导向,探索土地股份化制度创新。现在村村有新品,村村有特色。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4元。  相似文献   
346.
洞庭湖区有耕地1,332万亩,占湖南省总耕地的26%。湘北湖区,历来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据1965—81年统计资料,国家每年从湖区收购(含议购)的粮食达23.59亿斤,占全省收购总量的34.6%,其中纯商品粮为18.44亿斤,占全省的37.3%。另外。  相似文献   
347.
今年四、五月,我们到湖南,山西两个省的三个地区、五个县,对粮食问题做了一次调查。从这次实际调查情况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的粮食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今年又根据粮食出现低水平“过剩”的情况,进行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中,适当压缩一些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是合理的、正常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1)  相似文献   
348.
一、发展我国农业要从国情实际出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靠政策、靠科学,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继1979年大丰收之后,1982年取得更大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第一次突破70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产568亿斤,棉花总产突破7000万担。1983年在严重自然灾害下,农业又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7700多亿斤,棉花总产可达到9200万担以上,都提前实现了“六五”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349.
金华市低丘红壤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金衢盆地东半部,属中亚热带地区。下辖一区(婺城区)、三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五县(金华县、武义县、永康县、磐安县、浦江县),土地总面积1638.14万亩,其中低丘红壤291.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7.77%。连绵分布在盆地底部的低丘红壤资源,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利用上的多宜性,已成为浙江省发展农业的主要潜力所在。我们试图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低丘红壤资源,提出其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50.
从“桑争稻田”看明清发展“桑基渔塘”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即经济作物种植业、养鱼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而水稻种植业的比重却相应地降低,特别是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出现“桑争稻田”、改田养鱼的趋势。据有关史志记载,1650—1840年(鸦片战争前),珠江三角洲掀起“弃田筑塘,废稻种桑”的热潮,如冯栻宗《九江儒林乡志》卷3《舆地略·物产·谷类》说:“境内无稻田,仰籴于外”。《龙江志略》(1657)卷4:“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女善缫丝。”广东顺德人周祝龄(1836—1892)描述当时社会现象的诗中有“人与鱼共命,鱼与谷争秋”句。《顺德县志》:“禾田多变塘基,莳禾之地,不及十一,谷之登场亦罕矣。”又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