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937篇
工业经济   1155篇
计划管理   1668篇
经济学   657篇
综合类   263篇
运输经济   4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75篇
农业经济   105篇
经济概况   7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云峰 《银行家》2012,(6):56-59
正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快速成长,传统的风险管理概念无法涵盖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全部理念与实践,风险治理(riskgovernance)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是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监管部门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银行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和沟通等方面做出决策的原则、策略和机制,重点是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方面所形成的监督与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992.
唐坤 《会计师》2012,(8):6-7
2001年8月,我国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规定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标志着我国开始强行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时至今日,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推行近十年,它的成效究竟如何?本文以商业上市公司为例,试图探讨独立董事制度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3.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筱慧 《会计师》2012,(3):59-60
<正>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于200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内部控制概述和目标(一)内部控制的涵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把内  相似文献   
994.
李凯 《会计师》2012,(16):75-77
<正>一、引言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从此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发挥监督作用,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在安然事件后,更是将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95.
苏宁的机会     
就在黄光裕家族与以陈晓为首的董事会为争夺国美电器的控制权打得不可开交时,国美的老对手苏宁电器(002024.SZ)重新启动了曾两度搁浅的股权激励计划。苏宁电器抛出股权激励计划目的在于“鼓劲”。值得注意的是,行权条件隐含着4年内净利润翻番的宏大目标,似欲与国美比拼业绩。  相似文献   
996.
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经营者激励是组成内部治理的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和经营者激励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了三种关系之间的联系,并指出要统筹考虑三种关系,构建竞争型的大股东股权治理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推广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997.
庞玉娴 《改革与战略》2010,26(3):155-158
国外控股公司董事会和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借鉴其有益的制度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有控股公司运营发展需要的董事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控股公司董事会内部构架,完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的提名制度,提高董事的素质,为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生活·悦读     
《上海国资》2010,(10):85-85
2008年7月,由上海市国资委党校承担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发布的战略聚焦课题《上海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研究》立项。两年来,课题研究团队围绕深化国资国企的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探索。这是一本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专论,内容涉及到国资委职能定位、国有经济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国企的市场化与开放性重组、加强董事会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与防范能力,以及公司治理背景下企业党建等研究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实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运用2001—2012年间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检验了银行高管薪酬是否具有风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风险承担对银行高管薪酬具有约束作用,也意味着我国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具有风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规模未能对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产生显著性影响,而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对高管薪酬的约束表现出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但这种替代关系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银行中;另外,相对于非国有控股银行,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在国有控股银行中显得更加显著,表明国有控股银行更加注重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