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6篇
综合类   47篇
贸易经济   189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两区域、两要素与两部门"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存在区域内与区域间两类交易成本,增加公共服务仍有利于吸引要素流入,并产生要素空间聚集效应;增加公共支出以改善区内贸易条件对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影响;我国地方公共支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长期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2.
周必健  赵晶 《浙江经济》2007,(22):20-23
近3年,纺织品贸易发生重大变局.尽管如此,浙江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克服各种压力和困难,保持纺织品贸易的良好发展势头。2008年,纺织品贸易叉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积极适应国际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新变化,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狠下功夫,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纺织品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3.
本币升值能够改善贸易条件其实是一种错觉,能否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许多因素.短期要看贸易计价结算时选择哪种货币,只有当出口时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时才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  相似文献   
54.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肾密,但大部分后发国家却面临着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从理论上讲这不利于贸易利益的获取及维护。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和贸易利益分析中发现,贸易条件并不能准确衡量其利益所得。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下,坚持比较优势及培育稀缺要素成为后发国家获取和维护贸易利益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对影响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名义汇率对收入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外商投资、研发投入对收入贸易条件影响较小。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利用UNCOMTRADE HS96六位码贸易数据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无论是固定产品种类还是考虑产品种类变动,2001-2013年间中国制造业多数行业的贸易条件处于恶化状态。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实证检验表明,出口产品多样化与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的贸易条件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进口产品多样化却恶化了贸易条件。此外,贸易条件变化与进出口产品的替代弹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8.
我国对外贸易扩张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规避贫困化增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1995-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根据贫困化增长相关理论,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我国虽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但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也出现了部分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有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如何规避贫困化增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9.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协整模型,采用真实变量分析了1980-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与均衡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中长期以及短期的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或改善是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0.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