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6篇
综合类   47篇
贸易经济   189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祎  钦晓霞 《北方经济》2011,(18):41-43
本文选取我国2001-2008年按HS编码细分四位数水平的1149种进出口商品数据,将其归为五大类商品。在此基础上运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和国际专业化水平(LFI)指标,对我国2001-2008年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同时计算了各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通过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的不同变动趋势,考察我国目前外贸行业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行业调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2.
我国现阶段进出口结构严重失调已经造成了出口产品福利缩减、贸易摩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整理了我国进出口产业相关数据,运用了H-O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国际贸易技术差距论、微笑曲线理论,先分析我国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出现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严重,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福利损失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然后通过前后对比论证,证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并且适度增加进口将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63.
64.
本文首先分析加入WTO二十多年以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贸易条件指数动态走势的宏观表象,并在对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条件效应进行理论描述和机制刻画的基础上,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总量、阶段分布、时点差异三重视角“量化”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条件效应。结果表明: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贸易条件指数的走势和时点转折特征符合经济既有事实,二者之间可能存在“背离”态势。进一步“量化”分析证实,多数时期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恶化了贸易条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波动越剧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越显著,2015年以来有所弱化。新形势下,政府应密切关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贸易条件指数的动态走势,理性看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与阶段异质属性。  相似文献   
65.
中国是一个大国,开放模式与小国不同。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小国的开放可以实行贸易推动的外向型模式,把开放的目标主要放在扩大市场范围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制度的安排,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转移。中国自身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这就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内需主导型的。因此中国参与国际贸易主要不在于扩大市场。而在于分享世界上有限的、分布  相似文献   
66.
段国蕊 《山东经济》2007,23(1):123-126
随着中国-东盟双边政治经济的发展,双边贸易也获得了显著增长。由于双方相互间贸易地位和贸易重要性不断提高,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条件问题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综合考虑贸易量指数、出口价格条件指数、汇率指数、出口效益指数等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我国对东盟净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但前景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调整我国产品和产业结构,才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67.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外经济形势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研究主要进口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根据1980年到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通过协整分析、VAR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主要进口国(地区)的人均GDP变化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人均GDP的变化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最大,日本、台湾和韩国次之,德国最小。  相似文献   
68.
卢锋 《上海经济》2011,(10):10-11
本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表示,在大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成长阶段,经济增长过快会加剧贸易条件恶化。这使得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产出增长转换为用实际购买力衡量国内总收入(GDI)时,有所减少——因此,从贸易条件和福利损益角度看,中国增长过快并不划算。  相似文献   
69.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2,(11):40-41
主张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人大多认为,这些年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如果人民币升值,则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为此,我们首先要问:贸易条件改善一定地会增加一国的福利吗?其次,汇率升值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升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的?反之,汇率贬值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贬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的?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美国政府为缓解自身金融危机,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政府要挟、施压,企图使人民币升值。在近期展开的美国总统竞选中,甚至把迫使人民币升值作为竞选者的"看家本领"而一再喋喋不休。对此,我们一些人还认为"升值有什么不好?"殊不知,1985年由美国政府一手操纵的美元贬值伎俩,使日元短期内大幅快速升值,这才改善了美国贸易条件,致日本出口贸易受阻,从此陷入低迷不振。下面这篇文章,对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分析透彻,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